中國封城阻礙經濟 被亞洲各國追上

中國疫情採封城措施,影響經濟發展。根據最新報告指出,今年中國受到採取嚴格控管疫情政策影響,當地經濟成長出現30年來首度低於亞洲其他國家,從原先預期5.0%調降至3.3%,反觀印尼與菲律賓則因內需帶動成長,經濟成長將一舉來到6%以上。
疫情政策影響經濟
據《日經新聞》報導,亞洲開發銀行指出,中國2022年經濟成長將從今年4月時預估的5.0%降為3.3%,明年預估值也從原本4.8%降為4.5%。中國堅持採取清零政策而實施封城,反觀其他國家已放鬆限制重新發展經濟。
報告也指出,封城政策也為亞洲地區帶來其他更多挑戰,主要包括俄國侵略烏克蘭而導致全球食物與燃料通貨膨脹,迫使已開發國家進行升息。因此,今年開發中亞洲經濟體的整體經濟成長也將從原先的5.2%降為4.3%。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者帕克表示,「開發中亞洲經濟體持續復甦,但危機仍在擴大。世界經濟大幅衰退將嚴重破壞當地出口需求,受到經常性封城與房地產市場疲弱,中國成長也面臨挑戰。」
東南亞趁勢崛起
不過,今年東南亞經濟成長一支獨秀,將從4.9%增加到5.1%,明年仍有5.0%,至於今年預估榮景來自於印尼內需更加強勁,其經濟成長可望從5.0%增加到5.4%,菲律賓也從6.0%提高到6.5%。
據《金融時報》報導,印尼今年第2季GDP成長為5.4%高於預期,8月通貨膨脹4.7%是全球最低之一,今年印尼盾表現更是強勢,當地股市也來到史上新高。
印尼出口旺盛
身為東南亞人口2.76億人最多國家的印尼資源豐富,今年在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受惠。8月出口增加30.2%,規模來到299億美元,同樣是史上新高,加上印尼也是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鎳全球最大的供應國,因此,讓印尼已蓄勢待發要從這一波電動車熱潮中受益。
但印尼中亞銀行經濟學家大衛·蘇穆爾則提醒,由於印尼經濟成長仍以煤及棕櫚油等民生出口為大宗,但今年受到西方經濟體發展放緩影響,民生物資價格將開始失去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