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虹安涉貪案曝國會助理有2種老闆?遇這情況立院恐挨罰

寶可夢中心Pokemon Center TAIPEI紀念商品曝光!鐵粉傻眼: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亞運滑輪/第13金!速度過樁賽傳捷報 劉巧兮、丁于恩金包銅

【專家之眼】從韓國半導體的產業調查談韓國的全球因應

韓國半導體業垂直整合,從晶片設計到末端消費電子產品的品牌優勢和市占率,非常完整且具競爭力。路透
韓國半導體業垂直整合,從晶片設計到末端消費電子產品的品牌優勢和市占率,非常完整且具競爭力。路透

根據韓國商工會議所(the 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KCCI)於本周一所發表的半導體專家意見調查,有高達七成七的人回應半導體產業正走向危機之路,將近六成的專家認為本次危機會持續到2024年;當然稍微樂觀的人也有的,約38%認為這場危機可以在明年上半年得到化解。

韓國半導體業的垂直整合,從晶片設計到末端消費電子產品的品牌優勢和市占率,非常完整且具全球競爭力。但現下的驚怖恐慌正順勢蔓延開,約四成三的專家認定往下危機遠高於2016和2019年,前面是中、韓因為反飛彈系統的裝設,美國取得前總統朴槿惠同意所佈署的導彈防禦系統(THAAD),讓中韓貿易陷入谷底;後邊,則有川普推動貿易戰爭,連帶影響到全球需求。

現下韓國的半導體出口,在今年八月份下跌約7.8%。根據韓國產業經濟貿易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de)金陽鵬研究員的解讀:「半導體行業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因為供應過剩、庫存增加而導致價格的下降;此外,中國產業的快速追趕和中、美技術霸權的對抗,競爭加劇的長、短期問題,錯綜複雜,影響可能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事實上,半導體價格的下滑,早在七月初即廣為周知;像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的價格,根據日經中文的報導,在過去一年間即下跌三分之一。至於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價格,近幾個月也呈現下降趨勢;上述韓國專家和市場研究機構預測,第三季度半導體價格將比第二季下降一成。

台灣的研究機構集邦(TrendForce)則更悲觀,認為價格下跌會從一成五擴大到三成以上。當然景氣循環在所難免,因著疫情而在前一波有擴大需求的數位轉型、筆電及伺服器等產品,也激出對NAND Flash製造的快速成長;如今則因為通膨預期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緩解,各消費性電子品牌廠的態度也日趨保守。

影響之一,是跨洋的貨櫃船運,需求暴跌;而上述調查關於半導體供需,在未來一年只怕難以改善,也在情理之中。更何況蘋果公司一貫遵循現地取貨和維持有多家供應,因而選擇了與中國長江儲存合作,成為其最新的存儲半導體供應商。

不言可喻,韓國半導體業立即有危機感;據悉在閃存領域內,韓國與中國廠家的技術差距,僅約一年之遙。

因此當韓國總統以度假為由,不願接見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女士的到訪;如今再傳出韓國於晶片四方聯盟(CHIP4),堅持只能是諮商性質與廠商交流。韓國外交部長朴振更明確表示:韓國可以扮演與中國產業做搭橋的角色。

像這樣明快因應與公、私聯手做應對,給台灣執政黨的啟示,自然是:如何為台灣的投資環境與主體利益,作好維護和打拼的決心。既是執政者義務,更是整體產業榮枯的最關鍵。

半導體 美國

延伸閱讀

陽明新船標案 台船爭取

8月半導體出口萎縮 南韓業界擔憂衰退將持續至明年

8月南韓貿易逆差持續 半導體出口26個月來首次萎縮

供應鏈出問題?Hyundai Ioniq 5在美國8月銷量下跌!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蔡英文的「明德止善」究竟是什麼意思?

9月24日,蔡英文總統為美國北加州第42屆祭孔大典暨教師節慶祝大會題詞「明德止善」。「明德止善」一出,立刻引來爭議。

【專家之眼】上市(櫃)公司在海外與大陸投資的體檢

由金管會證期局所做的彙總,係根據證交所以及櫃買中心的公開資料,統計上市(櫃)公司在大陸暨海外投資收益的新近表現,有如下幾...

【專家之眼】薩克斯傳奇

薩克斯(Jeffrey Sachs)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在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和消除貧困方面的工作而聞名,曾任...

【專家之眼】讓謝淑薇打奧運吧!

今年溫網最熱門的話題,除了男單決賽為第一、二號種子阿爾卡拉斯與喬科維奇的超級爭霸戰之外,對國內球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謝淑...

【專家之眼】侯友宜危機

最近看到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民調直直落,確實產生不小失落感,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專家之眼】美中關係緩和?

自2月份氣球事件之後,美方取消了高官訪問中國的計畫,日前美國一些官員稱,布林肯將於18日訪問北京,這將是美國國務卿五年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