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評/台劇即將泡沫化?這些徵兆已顯示產業恐面臨難關

深度3公里!墨爾本超淺層有感地震 專家:120年來「最大地震」

上大號時痛如刀割!肛裂3好發位置 這處的問題最大

中俄外長G20場邊先會 布林肯周六見王毅

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在印尼登場,中俄外長先舉行場邊會晤,俄羅斯外交部強調中俄關係、反對西方國家咄咄逼人地主導國際事務;此外,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9日與王毅會談。美聯社
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在印尼登場,中俄外長先舉行場邊會晤,俄羅斯外交部強調中俄關係、反對西方國家咄咄逼人地主導國際事務;此外,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9日與王毅會談。美聯社

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在印尼登場,中俄外長先舉行場邊會晤,俄羅斯外交部強調中俄關係、反對西方國家咄咄逼人地主導國際事務;此外,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9日與王毅會談。

根據中國大陸外交部發布的聲明,王毅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洛夫(Sergey Lavrov)重申中俄關係在兩國元首的領導下排除干擾,保持正常交往,有序推進各領域的合作。

王毅表示,反對霸權霸凌、抵制單邊主義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心聲,應反思是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或保持少數國家按自身標準制定的規則。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雙方都強調繞過聯合國執行單邊制裁是不可接受的。」

路透報導,拉夫洛夫強調中俄關係形塑基於國際法原則下,越發公正和民主世界的重要性,並抨擊西方國家咄咄逼人地主導國際事務。

俄國外交部表示,拉夫洛夫對王毅說明在烏克蘭執行「特別軍事行動」的主要任務現況,重申俄國這麼做是為了「去納粹化」。

路透以G20籠罩在俄烏戰爭的陰影下為題報導,包含美國在內的國際制裁仍在持續,中國大陸、印尼、印度和南非等國持續觀望。

會前氣氛詭譎,對部分國家來說,這是俄羅斯2月底侵略烏克蘭以來,首次與俄國外長碰面;美德外長確定不和拉夫洛夫舉行場邊會談。

西方國家代表早在今年4月下旬的財金首長會議上,就以退席抵制與會的俄國代表發言,來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也曾說,發動侵略的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不應參與11月的G20元首峰會。


主辦國印尼表示,將會議主題定在應對俄烏戰爭爆發後的全球經濟影響,確保會議氣氛和諧以取得進展。

受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大漲,首當其衝的是發展中或低收入國家,印尼將這場會議主題定為「應對糧食與能源安全」;一位匿名的美國資深官員表示,關注議程本身固然重要,但顯然這次會議跟往常不同。

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7日說,尊重議程安排,確保會議不受干擾或中斷,也會確保俄國無法藉此會議讓其侵略行動「合法化」。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抵達印尼後表示,俄羅斯不應把這次會議當作宣揚其戰爭觀點的平台。

G20與會國家代表包含美國、中國大陸、印度、英國、巴西、加拿大、南非、日本、南韓、俄羅斯等,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應邀線上發表談話,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將因為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請辭,提前自印尼返國。

俄羅斯 俄烏戰爭 印尼

延伸閱讀

G20外長會議8日登場 拉夫洛夫來了、特拉斯走了

G20會議中國、印度外長討論邊界爭議 雙方保持聯繫

陸外長王毅將與澳洲外長會見 日韓外長排除在外

布林肯、王毅G20場邊會 外交部:美已排定向我簡報

相關新聞

泰國首起猴痘案例逃出境 柬埔寨現蹤後送醫

柬埔寨衛生部表示,一名感染猴痘,成為泰國首起病例的奈及利亞男子,在逃出泰國後,已在柬埔寨金邊(Phnom Penh)被人...

北韓約180架戰機升空 南韓緊急出動F-35A等80多架戰機應對

南韓韓聯社4日報導,南韓軍方上午11時至下午3時發現北韓出動約180架戰機的航跡,並緊急出動F-35A匿蹤戰機等80多架...

哈日族快安排行程!日相岸田文雄宣布「這一天」開放自由行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2日在紐約召開記者會,宣布10月11日取消入境人數上限,並開放自由行及短期免簽證旅客...

凶嫌持刀砍人恐躲社區 加拿大下令搜捕禁居民外出

加拿大西部偏遠原住民社區因發生致命持刀砍人案人心惶惶,嫌疑人據信藏匿當地,大批員警進駐搜捕之際,政府當局今天下令,要求民...

防共軍 日辦大規模實彈演習

陸上自衛隊廿七日在靜岡縣御殿場市「東富士演習場」,舉行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實彈射擊訓練「富士綜合火力演習」(綜火演),循例...

日本長野兩警察來不及下車便遇害 公安:嫌犯合法擁槍

日本長野發生駭人的殺人案,31歲的議長長子青木正憲持刀與獵槍殺害4人,目擊者說,嫌犯朝警車開兩槍,兩名員警還來不及下車就...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