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籲立陶宛更改台灣代表處名稱 美國務院駁斥

金融時報今天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向立陶宛提出「台灣代表處」更名的想法,原因是該名稱給中國脅迫機會,恐損害立台擴大關係的努力。但美國國務院今天駁斥,指報導不實。
北京因為立陶宛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對立陶宛祭出一連串外交、經貿施壓舉動,立陶宛近期對中國貿易也遭遇進、出口障礙,引發美歐多國關切。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美國高階官員多次公開力挺立陶宛,強調各國有權決定自身外交政策。但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引述多位知情人士指出,美國外交官員向立陶宛提出更名的想法,因為華府認為代表處名稱的選擇給中國脅迫機會,恐損害立台擴大關係。
報導表示,這場外交紛爭讓華府頭痛,美方想在不讓北京有機會指控美國違反「一中政策」的情況下,協助台灣強化國際地位,而立陶宛自己內部也對代表處名稱看法分歧。
經中央社記者詢問,美國國務院一位不具名發言人駁斥報導內容不實。這名發言人強調,美國尊重也支持立陶宛與台灣強化雙邊關係、實質合作的努力。
國務院發言人指出,立陶宛是美國重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也是許多議題上的夥伴,包括強健防衛與經濟連結、促進民主與人權等。美國重申對立陶宛的支持,也積極努力擴大、深化立美強健雙邊關係。
這名發言人進一步說,僅舉幾個例子,台灣在公衛、先進製造技術與民主治理等領域都扮演全球領導地位,與台灣來往能讓國際社會受惠,包括美國在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