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時隔19天再次試射彈道飛彈 美軍說話了

北韓19日從東海岸試射飛彈後,美國印太司令部發出聲明譴責,並稱此事件對美國及其盟友不構成威脅。
聲明中說道:「美國譴責這一行為,並呼籲北韓避免採取任何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行動。儘管我們評估這一事件不會對美國或我們盟國的軍人和領土構成直接威脅,但我們將繼續監測局勢。美國保護南韓和日本的承諾仍然堅定不移。」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19日透露,北韓在當天上午10時17分在咸鏡南道新浦一帶試射一枚近程彈道飛彈,飛彈飛行了430-45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60公里。南韓軍方說,北韓疑似試射潛射彈道飛彈(SLBM)。
此次是北韓繼9月30日以後時隔19天進行試射,也是今年以來第八次試射飛彈。
【中央社/首爾19日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表示,北韓今天向日本海發射一枚彈道飛彈,疑似從潛艦發射;美方表示,這項舉動雖然破壞穩定,但對美國與盟友並不會構成立即威脅。
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發表聲明,譴責北韓的舉動,並要求(北韓)避免任何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行動。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表示,北韓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10時17分左右,朝向日本海發射彈道飛彈,發射地點在北韓東部的新浦附近。
法新社報導,北韓發射飛彈的時機,正值南北韓相繼強化武裝,可能掀起朝鮮半島軍備競賽;同時華府與北韓的對話也正停滯不前。
根據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聲明,北韓發射的短程彈道飛彈可能是一枚潛艇發射彈道飛彈(SLBM)。
關鍵是,這枚飛彈究竟是從可以運作的潛艦上發射,還是從海面下平台或是駁船發射。
北韓若被證實能從潛艦發射飛彈,將使軍備提升到新境界,不僅可以到朝鮮半島之外部署,也讓北韓在軍事基地遭到襲擊的情況下,能有還手打擊能力。
外界已知平壤當局持續開發潛艇發射彈道飛彈,並曾在2016與2019年進行2次水下試射。但五角大廈與分析家當時表示,北韓的潛艦飛彈系統還在初步階段,試射很可能是從水中平台發射。
首爾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李雷夫(Leif-Eric Easley)說:「金(正恩)政權正在發展潛艇發射彈道飛彈,因為他們希望能有更長存的核威攝力,來勒索鄰國與美國。」
他還表示:「北韓的潛艇發射彈道飛彈距離能夠裝配核彈頭發射,很可能還很遙遠;但金(正恩)在政治上不能承受區域軍備競賽落後。」
南韓國家戰略研究所(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National Strategy)專家申範澈(Shin Beom-chul)告訴法新社,北韓挑釁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在會談中不改變立場,「平壤試圖展現有能力做出更重大挑釁」。
路透社報導,南韓慶南大學遠東研究所教授金東燁(Kim Dong-yup,譯音)指出,北韓這次試射的是近期曝光過的一批潛艇發射彈道飛彈其中一枚。
北韓在去年10月及今年1月的閱兵遊行,分別展示「北極星4型」與「北極星5型」2新型潛艇發射彈道飛彈。在上週於平壤舉辦的國防展覽,也出現一枚先前未見過的較小型飛彈。
韓國風險評估小組(Korea Risk Group)執行長歐卡洛爾(Chad O'Carroll)表示,北韓近期一連串試射,以及在平壤罕見舉辦國防展覽,顯示北韓在近2年專注於內政和疫情之後,再次把目光放到軍事和國際事務上。
他在推特(Twitter)發文說:「北韓再次試射彈道飛彈,顯示2020到2021年,國內最艱困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平壤通常一次只專注於一件重大戰略議題,所以重新試射(飛彈)可能代表目前優先事項是軍事,然後是外交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