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挽回亞洲盟國信任 口惠不如實際行動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本周走訪亞洲,期間不斷表示亞洲是美國外交政策重點,但歷經阿富汗撤軍危機,許多人都在質疑是否還能信任美國。儘管美國總統拜登、賀錦麗和國安顧問蘇利文紛紛出面重申對盟邦的安全保證,但英國BBC分析,亞洲一些盟友對美國保證仍感懷疑,專家認為,華府如今恐須採取一些更實際的行動來化解區域疑慮。
BBC報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3日警告說,區域內許多國家都在看,美國如何在阿富汗陷落後重新定位自己。
對南韓與日本兩個美國區域內主要盟友來說,民眾對美國信心大致未受影響,部分人士仍感焦慮不安。一些保守派人士呼籲加強自身軍力,並認為美國會在衝突中支持他們的承諾不能全信。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受訪時堅稱,阿富汗與南韓、日本與台灣等盟友之間存在「根本差異」,並稱「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專家們認同此說法,並指阿富汗跟這些擁有大量軍事資源和強大政府的亞洲國家不同,且他們都是民主國家,與美國價值觀相似,且已成為重要貿易和軍事夥伴。
部分觀察人士還指出,由於南韓等國構成美國在亞洲軍事戰略的基石,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不太可能從這些國家撤軍。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問題專家葛來儀等一些人士認為,阿富汗撤軍不是「美國領導地位的喪鐘」,美國和中國大陸競爭之際,美國將向區域盟友保證更加關注亞太地區。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廿四日在新加坡演說時,宣揚美國將信守對亞洲盟友承諾,近來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副國務卿薛曼、國防部長奧斯丁等要員,相繼訪問東南亞。國際戰略研究所亞洲項目執行主任考伯垂表示,美國這些動作,算是初步回應了東南亞國家認為「美國忘了我們」的批評。
不過,經過阿富汗危機,美國要爭取區域信任,可能必須採取更多實際行動,而不只是承諾。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認為,例如美國國會跨黨派支持這些承諾,通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或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