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義媒:立陶宛親台 中東歐變反中圍牆

中國大陸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大使,藉此表達對於立陶宛允許以「台灣」名義設代表處的不滿。中央社發自羅馬的專電報導,義大利左派網路報紙「宣言報」(Il Manifesto)認為,捷克、斯洛伐克先前也對台捐贈疫苗,顯示中東歐多國立場已從親中轉為反中。
報導指出,中國原本想把中東歐國家當成進軍歐洲大陸的門戶,現在看來中東歐反而變成防堵中國勢力的第一道圍牆。
報導指出,北京召回駐立陶宛大使,要求立陶宛也召回駐中國大使,象徵雙邊的外交緊張關係升到最高點,這並非一個擦槍走火事件,而是反映了更深層的趨勢。中國在中東歐的外交政策正處處碰壁。
報導說,台灣在歐洲只與教廷有正式邦交關係,不過立陶宛近幾個月來持續向台灣靠攏,去年三月,立陶宛宣布在台灣設立商業代表處,今年七月,台灣宣布在立陶宛設立名為「台灣」的駐處,不像在其他國家使用「台北」代表處之名,顯示該駐處將是台灣在立陶宛的實質大使館,這個決定受到美國支持,卻惹惱了堅持「一中原則」的北京。
報導認為,北京對立陶宛採取強烈外交抗議手段,另一重用意是在嚇阻這個區域的其他國家發生模仿效應,立陶宛被中國視為反動份子,立陶宛最近才帶頭退出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十七加一合作機制,並揚言所獲商業利益得不償失。
報導指出,去年十月,中東歐十一個國家向聯合國要求譴責中國鎮壓香港,許多中東歐國家加入了美國政府發動的「乾淨網路」倡議,拒絕使用中國企業的5G網路基礎設施,捷克、斯洛伐克都向台灣捐贈疫苗,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疫苗外交大致上已經失敗了,僅在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發揮了若干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