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抵制「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 美:譴責北京報復

不滿立陶宛同意設立「台灣代表處」,中國大陸宣布召回大使,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10日表示,譴責北京報復行為,美國支持歐洲盟友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並抵制北京脅迫行徑。
被問到美國是否支持其他國家同意設立「台灣大使館」,普萊斯說,「我們支持往來」。
普萊斯說,台灣是公衛、先進製造業與民主治理等領域的全球領袖,包含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均曾從與台灣往來中受惠;各國都應能不受外在脅迫,決定自身「一個中國政策」的輪廓樣貌,美國就是如此,也在符合美國的一中政策下與台灣人民往來。
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表示,中國大陸的懲罰性外交,不會讓支持台灣的民主國家噤聲,如立陶宛般的自由國家有權與其他民主夥伴往來,我們必須挺身而出對抗中國共產黨的侵略。
眾議院「台灣連線」(the Congressional Taiwan Caucus)共同主席迪馬里(Mario Diaz-Balart)推文表示,民主國家有權在不受中國共產黨霸凌下,彼此往來合作,他支持立陶宛和美國盟友台灣站在一起。
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7月20日宣布將在立陶宛設立「台灣代表處」,是我國在中國大陸邦交國設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中國大陸外交部批立陶宛此舉違反兩國建交公報,決定召回駐立國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陸大使。
立陶宛外交部表示遺憾並重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決心和歐盟及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一樣,發展與台灣的互利關係。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9日會晤日本安保局顧問秋葉剛男時,重申美日關切台海穩定重要性;普萊斯10日表示,台海局勢穩定不僅是美國維護的原則,也是美國與區域盟友討論的議題,美國將持續支持「在符合台灣人民意願與最佳利益的情況下,和平解決兩岸議題」,美國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施加軍事、外交和經濟壓力,要和台灣進行有意義對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