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如何通過美國銀行洗錢?機密文件曝「貓捉老鼠」

財經網站CNBC報導,根據NBC News取得的機密銀行文件,北韓多年來利用一堆能快速設立的空殻公司及中國企業的協助,實施精心設計的洗錢計畫,通過紐約知名銀行轉移資金。美國和其他國家要擋住北韓或其他洗錢者滲透世界金融體系,難度很高。
文件顯示,與北韓相關的所有權不透明公司,有時進行中間僅相隔幾天或幾小時的一連串電匯,轉帳金額都是整數,且無明顯商業理由。
駐倫敦的反洗錢專家Graham Barrow說,這些是具「危險訊號」的匯款,想隱藏非法現金來源。
NBC News檢視的大量機密文件,提供外界一窺北韓如何在國際制裁阻擋其使用全球金融體系的情況下,非法跨境搬移現金。幾年內,與北韓有關組織通過摩根大通、紐約梅隆在內美國銀行的洗錢金額,超過1.748億美元。
這些外洩的文件是FinCEN檔案(FinCEN Files)的一部分, 該檔案是國際調查記者協會、BuzzFeed新聞、NBC新聞和全球400多位新聞工作者的共同合作項目,檢視金融機構向美國財務部金融犯罪防制署(Financial Crimes Enforcement Network,也就是FinCEN)申報的可疑活動報告(SARs),和其他調查文件。
這些報告高度機密,由銀行和美國主管單位緊密保管。FinCEN譴責文件外洩,不願置評。
文件涵蓋期間主要是2008至2017年,這段時間,歐巴馬和川普政府都加強對北韓的制裁,試圖防止平壤政權建立核武和彈道飛彈庫。但專家說,文件紀錄顯現貓捉老鼠的遊戲,北韓──經常在中國公司的協助下──找到躲避雷達的方法。
案例之一是中國丹東鴻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曉紅如何明顯進行洗錢活動,她甚至不掩飾與北韓的業務往來。美國主管機關於2016和2019年起訴馬曉紅、丹東鴻祥與該公司司其他主管洗錢,並幫助北韓逃避國際制裁。但至今沒有人被引渡,起訴罪名仍懸而未決。
根據紐約梅隆銀行的可疑活動報告,在遭起訴前,馬曉紅和丹東鴻祥利用許多空殻公司經美國銀行,將數千萬美元匯轉中國、新加坡、柬埔寨、美國和其他地方進入北韓。
紐約梅隆銀行2015年申報經手可疑轉帳8,560萬美元,其中2,010萬美元有交易細節。該銀行表示,梳理這些紀錄是基於「政府要求」。
2009年的一項交易涉及新加坡航運公司United Green,該公司董事包括Leonard Lai。美國財政部稍晚在2015年將Leonard Lai和他的新加坡公司Senat Shipping加入制裁黑名單,因其與一家北韓船運公司有關連,後者被控試圖將武器從古巴運往北韓。制裁至令未解除。
另一家大型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於2015年1月通知美國財政部,可能與北韓有關的可疑轉帳。該公司在報告中表示,在2011至2013年間,有8,920萬美元進入與北韓有關公司和個人共11個戶頭。
這些公司包括中國的寶誠貿易發展公司,此前的報告曾指出,其交易對象大多涉嫌代表北韓和伊朗逃避制裁。另有新加坡的SUTL Corp Pte Ltd和中國丹東三江經貿有限公司。
Panjiva維護的國際貨運紀錄顯示,丹東三江至少向北韓出貨80趟,而2014年的聯合國報告說,該公司涉及北韓航運。
摩根大通申報,寶誠貿易發展公司匯出價值376萬美元的14筆款項,至中國聯合石油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China Oil Singapore。這家公司曾在先前報告遭指控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寶誠貿易發展公司2015年解散,SUTL和丹東三江不回覆置評要求。
文件中描述的大部分洗錢活動關鍵部分都涉及往來銀行。美國財政部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洗錢經常仰賴在國際金融體系占重要地位的往來銀行,讓非法資金得以跨境流動。財政部報告說,美國金融機構經常不知情狀況下處理這些匯款。
前美國財務部官員Eric Lorber說,私人銀行和主管機關欠缺人力和資源去追蹤洗錢和違反制裁活動。但近幾年,部分因為美國的嚴厲制裁,西方銀行檢視轉帳匯款變得較為警覺,會向外國銀行要求較多訊息。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