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二戰追悼致詞刪掉「歷史教訓」引起關注

8月15日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日本政府昨日在東京都日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致詞中刪掉了「歷史」一詞,並首度提及「積極的和平主義」,引起關注。日媒解讀,首相致詞中,安倍的個人色彩變得鮮明。
安倍的追悼儀式致詞與去年幾乎雷同,但有兩個部分調整了文字,引起關注。安倍在去年之前的致詞說的是「日本在戰後重視並一心追求和平的國家。深刻地記得歷史的教訓,為世界和平與繁榮盡一切努力」,但今年的致詞卻不再提歷史教訓,改為「戰後75年,我國做為重視並一心追求和平的國家,將盡一切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
此外,去年提到「為了開創和平、充滿希望的新時代,日本將竭盡全力與國際社會合作,共同解決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今年則改為「在積極的和平主義旗幟下,日本決心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在解決世界面臨的各種問題上,較以往發揮進一步作用。」
朝日新聞指出,「積極的和平主義」是安倍外交安保戰略的一環。2013年秋天,安倍有意變更日本憲法解釋,容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在一場關於國家安保戰略的專家會議中首度出現「積極的和平主義」一詞,並在年底內閣會議定調國家安保障略基本理念。此後,安倍在每年國會施政方針演說中都會提及,為確保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日本將比以往更積極做出貢獻。
朝日新聞認為,致詞內容的調整讓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的首相致詞更具安倍個人色彩。朝日與共同社點出,安倍有意推動讓日本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正引起討論,如何繼承日益遠離的慘禍記憶,成為課題。
此外,安倍在這次致詞中,依舊未提及日本對亞洲各國的加害責任,自2012年12月回鍋擔任首相以來,安倍一次都沒有在二戰戰歿者追悼儀式提到加害責任。德仁天皇則在致辭中,繼去年再度使用了深刻反省的字眼。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今年追悼式規模大幅縮小,20個府縣的遺屬未出席。厚生勞動省指出,今年約有540人出席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是史上最少的一次。與會者須佩戴口罩、消毒,保持社交距離,這也是首次在網上直播追悼儀式。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