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驟降 歐少死1萬人

30日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化石燃料汙染驟降,發布禁足令的歐洲國家在4月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較,少了1萬1000人。
除了死亡人數減少,居家避疫措施的其他正面效應包括:病假相當於減少130萬天、兒童氣喘減少6000例、因氣喘而急診的病例減少1900例、早產減少600例。這些效應會在未來幾個月、幾年顯現。
法新社報導,歐洲國家為防止新冠病毒擴散採取的措施減緩經濟發展,燃煤火力發電下降37%、石油消耗也減少三分之一。全球石油使用量下降幅度大致相同,煤炭消耗量降幅則因地而異。
工廠關閉和空蕩道路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乾淨的空氣。研究發現,二氧化氮和微小汙染粒子pm2.5的含量分別下降37%和10%,這兩種有毒物質皆為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產物。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資深分析師、該研究第一作者米呂維爾塔(Lauri Myllyvirta)向法新社表示,禁足令造成的影響在全球其他地方相同,甚至更大。
中國大陸二氧化氮和pm2.5含量分別在最嚴格的封鎖期間下降25%、40%,疫情原爆點湖北省降幅更大。呂維爾塔表示,「我們可看見更大的可避免死亡數字」。
3月一份研究指出,空汙造成全球人類壽命平均減少近三年,每年有880萬人因此早死。近期報告指出,世衛組織估計有420萬人(因空汙)死亡,但低估其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受空汙影響最嚴重的是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平均壽命減少4.1年、印度少3.9年、巴基斯坦少3.8年;歐洲人平均減少八個月壽命。
米呂維爾塔表示,「我們的分析強調,若以永續方式急遽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對公共健康和生活品質可帶來巨大好處」。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和環境部門主任尼拉(Maria Neira)表示,降低空汙能夠拯救性命的機遇證據,能夠讓各國政府在決定如何重啟經濟時做為參考。她說,「我們終於拿下口罩時,希望可以持續呼吸到新鮮空氣。如果我們真心在乎民眾、各國和全球公共資源的健康,我們必須找到依靠石油以外的方式提供電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