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解封看法不同惹怒地方領袖 梅克爾防疫招致批評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防疫政策在國內外備受稱讚,但隨著愈來愈多人對政府防疫表示不滿,支持當局策略的聲浪恐逐漸減弱。
法新社報導,雖然德國上週開始解除封鎖措施,梅克爾(Angela Merkel)仍敦促各界保持警戒,並抨擊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而急於擺脫政府對大眾生活實施的限制。德國一個月前對民眾生活施以限制,盼能防堵疫情。
德國境內病死率維持3.7%,遠低於其他鄰近歐洲大國,證實當局採取的防疫措施目前為止還算成功。
德國防疫表現也普遍獲民眾認可。根據市場研究公司凱度集團(Kantar)24日公布的民調結果,近3/4德國民眾表示,他們支持梅克爾政府防疫政策。另外,梅克爾領導的基民/基社聯盟(CDU/CSU)支持率也在過去兩週上升至38%。
但各界陸續出現不同的聲浪。德國國會下議院聯邦議院(Bundestag)議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警告,擴大限制措施恐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
他告訴柏林「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週日版:「當我聽到保護生命應凌駕一切之上時,我不認為這種說法絕對正確。」
梅克爾也惹怒部分地方領袖,因她上週暗示,這些領袖太渴望放寬限制措施。
德國人口最多的北萊因-西發利亞邦(NorthRhine-Westphalia)總理拉謝特(Armin Laschet)提出抗議,稱討論如何解除封鎖措施「很恰當」。
他說,「這仍是攸關生死的問題」,但也必須「衡量」封鎖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過去6週都必須待在家裡」的孩童。
德國第一大報「畫報」(Bild)今天刊登的一篇社論嚴厲批評梅克爾,指控她「頑固、固執且專橫跋扈」。這正好呼應了拉謝特的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