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各自為政」開始屯糧 G7決策恐致糧荒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蔓延,全球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越南、柬埔寨等國開始屯糧。有專家表示,G7更具風向標作用。
《第一財經》週三(22日)報導,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宣佈,2020年7月1日前暫停小麥出口。俄羅斯農業部副部長魯特(Oksana Lut)對此表示,2020年二季度的小麥出口配額將在5月中旬提早耗盡,因此,一旦出口配額用完,將暫停穀物出口,直至7月1日,也就是第三季度新的配額開始之際(再出口)。
俄羅斯方面給出的理由是,一方面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另一方面,疫情導致的隔離政策對農業耕作產生了極大影響。俄羅斯是近來因疫情暫停或限制相關農產品出口的國家之一。
在21日晚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農業部長臨時電視電話會議上,如何確保糧食安全及糧食供應鏈穩定等問題,成為當前國際社會急需解決的議題。
21日會後發佈的公報顯示,G20承諾密切合作,並採取具體行動維護全球糧食安全,努力確保糧食和農產品的持續流通。G20農業部長一致同意,將防止對糧食和農產品出口採取任何不合理的限制性措施,指出這些措施可能導致國際市場的價格過度波動,並威脅世界相當一部分人口,特別是原本就面臨著糧食短缺群體的糧食安全。
但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朱傑進表示,對公報的結果還是有點遺憾。在他看來,G20目前還是未能緩解各國在糧食供給領域「各自為政」這一問題上採取實實在在的措施。
朱傑進認為,G20後續在糧食安全、衛生醫療領域方面的合作可能更需要關注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動向,「G7此時更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據統計,截至4月19日,全球範圍內至少有14個國家實施農產品與食品出口限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越南、柬埔寨等國。限制或暫停出口的農產品與食品包括小麥、大米、洋蔥、蕎麥等。
延伸閱讀: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