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手破局是假的!橋本環奈被爆落淚答應中川大志求婚 雙方家長已見面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延托真相/公幼師暑期照顧身心耗竭 外聘人力現隱憂

華航贈SIM卡遭疑規避實名制 立委、NCC都關注

華航贈SIM卡遭疑規避實名制,立委、NCC都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華航贈SIM卡遭疑規避實名制,立委、NCC都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華航近期推出「香港飛台灣、美國、加拿大贈送SIM卡」活動,卻被民眾檢舉可能使用的是無須實名制的境外「黑莓卡」,擔憂被詐團濫用。據了解,華航所贈的卡片5日5GB流量,並可充值,與國內電信業者觀光卡規格不同,領取時也僅需出示登機證與通知信,未進行雙證件驗證,被質疑有規避國內防詐管理機制之虞。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已與NCC、華航確認,該活動是華航外站分公司所舉辦,贈送的SIM卡並非國內業者所提供,不受NCC的「電信事業提供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KYC指引)」雙證件規範,而是回歸香港當地政府規定處理即可。

黃健豪說明,之前由於黑莓卡遭詐騙集團濫用,經他質詢揭露後,NCC已要求國內電信業者只能與國際大型、可信任的電信商合作,一旦發生詐騙也能追查用戶資料,不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

據了解,華航活動辦法第5點原文寫為:「兌換的SIM卡必須與其所購買的航線相同。例︰若得獎者購買台灣航線機票,則該得獎者僅可兌換台灣SIM卡,如此類推。」其中「可兌換台灣SIM卡」,但實際應表達為「可兌換可在台灣使用的漫遊SIM卡」,文字描述確實有誤導空間,但本質上該卡仍屬境外合法漫遊卡,非國內通訊卡。

NCC法律事務處副處長謝佩穎表示,若華航所贈的SIM卡由境外電信業者提供,並不受國內「電信管理法」與KYC指引約束。目前尚未根據「詐欺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公告任,何特定國外電信業者為高風險電信服務提供者,因此法規上並不違法,但該狀況NCC有注意到。

另有民眾質疑,電商平台如KlooK、KKday、蝦皮等大量銷售不用實名制的實體卡或esim,讓部分不肖業者或詐騙集團利用漫遊卡「做壞事」,認為政府應要求電商平台下架不合規的漫遊卡。

謝佩穎表示,民眾透過電商平台購買的漫遊卡,只能在國外使用,並不是用台灣三大電信提供的服務,因此NCC無法規範到境外,也就是說,民眾若開通esim卡,就必須符合當地國的電信規範。

謝佩穎指出,不過如果NCC發現有異狀,除了會向電信業者確認,也會再和165資料庫確認,確認某碼段確實有問題,NCC就會依照「詐欺危害防制條例」判斷並作公告表示,某碼段可能是境外高風險電信事業提供的服務。

第一線業者表示,現在政府針對入境台灣的卡片確實是無法可管,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詐團就是利用這個漏洞使用國外漫遊卡在台灣打電話,因此NCC僅能回覆有注意到該狀況。他表示,雖然目前無法可管,但NCC過往也召開過公聽會,並敦請業者自律配合打詐,只是沒有成效,如果政府能在這方面加強力度,對打詐才有真正幫助。

NCC SIM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大罷免已無可避 藍委群起動員再競選

立院肢體衝突被控殺人未遂 北檢傳喚謝龍介說明

影/電力供給「火力全開」 台中立委呼籲完成2028無煤中火

台中空汙議題 立委呼籲實現無煤家園

相關新聞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綠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 「4點聲明」挺林岱樺清白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詐助理費遭起訴,民進黨廉政會也要求林7月30日到會說明。民進黨中常委陳茂松和林岱樺黨內派系同屬正國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