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號颱風「聖帕」估下午生成 專家曝另一熱帶擾動發展成颱機率

MLB/大谷翔平投1局、敲2長打狂灌5打點 26轟討回國聯單獨領先

史哲掌高鐵惹議 交長挺他:有高雄經驗

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將接任高鐵董事長,引發各界質疑。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將接任高鐵董事長,引發各界質疑。本報資料照片

毫無交通背景的行政院政委史哲將接任高鐵董事長,引發各界譁然。為此,交通部長陳世凱昨親上火線,宣布雙鐵、觀光署長新人事。陳世凱強調,史哲在擔任高雄市副市長期間,負責督導交通局,經手過高雄輕軌、捷運的建設及規畫,對交通十分熟稔,希望外界不要對史哲有不懂交通的誤會及想法。

不過前交長陳建宇質疑,高鐵南延及徵收是鐵道局與地方政府責任,和史哲接高鐵董座完全沒有關係,「不要以為高鐵局勢大好,派大西瓜來治理也可以」,該任命政治凌駕專業,台灣交通界的顏面何在。

陳世凱昨宣布雙鐵、觀光署長新人事,除了史哲確定轉任高鐵董座外,高鐵總經理鄭光遠則將接任台鐵公司董座,高鐵總經理由現任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兼維修處主管陳惠裕擔任。

此外,現任觀光署長周永暉將卸任,由松山文創園區前總監、現任台鐵公司董事陳玉秀接任,人事派令將於本月底前生效。

陳世凱表示,高鐵目前需要提升有二點,包括在整體旅客體驗、文化建立、行銷擴展方面,史哲過去在高雄期間,在城市行銷上是先行者、開創者。

他說,史哲的第二個重要任務,就是高鐵北延、南延,其中南延的部分,有一段在高雄市,史哲可協助高鐵跟高雄市政府串接。

陳世凱昨在人事布達記者會上,未接受任何提問,不過隨後在接受「寶島全世界」主持人鄭弘儀專訪時透露,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曾與自己討論、盤點合適人才,「但確實大部分名單都是我建議的」,並提及幾個月前就與史哲溝通,史哲也清楚會掀起爭議,但因使命感最後答應接任。

陳世凱強調,交通部在規畫高鐵董座人選時,優先考量的是能力與單位發展的需求,和所謂的派系或酬庸考量都無關。

至於鄭光遠確定將轉任台鐵董座,月薪從卅九萬,降為十九萬,引發「降調」質疑。

對此,陳世凱也在專訪時表示,公務體系做每個工作都是使命感,「大家不要只思考薪水」,台鐵公司化邁入第二年,是否能成功,需要一位專業經理人,而鄭光遠就是台鐵首位專業經理人。

陳世凱還說,為了這個人事案,前後向鄭光遠拜託至少三次,鄭光遠並非第一次就答應接下;是否接任台鐵董事長一職,鄭光遠也有與家人討論,鄭的家人憂心,現在可以過好日子,為何還要去接這個重擔,畢竟大家都知道台鐵工作十分複雜並不輕鬆。

陳世凱說,鄭光遠會願意接任台鐵董事長,主因是對台灣交通有使命感,因此願意幫忙扛重擔。

高雄輕軌 高鐵 陳玉秀 陳建宇 陳世凱 鄭弘儀 賴清德 周永暉 史哲 卓榮泰

延伸閱讀

毫無交通背景 誰推薦史哲掌高鐵?交通部長陳世凱說了

鄭光遠掌台鐵「至少降薪20萬」 交長稱工作是使命感:別思考薪水

影/陳世凱宣布新人事 史哲接高鐵、鄭光遠掌台鐵

鄭光遠接任台鐵董座 陳世凱:台鐵公司化後首位專業經理人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