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外資企業建議 立委也盼政府檢討能源政策

立委許宇甄11日表示,美國商會發布《2025台灣白皮書》警告台灣正面臨「缺乏基載電力具體規畫」的結構性挑戰。這不僅是能源管理上的瑕疵,若政府有錯誤的能源規劃,將導致台灣在全球投資者眼中,半導體、AI關鍵產業面臨供電不足風險、價格偏高,侵蝕台灣既有的相對優勢,失去最強科技島的信譽與競爭力。
許宇甄認為,隨著AI、量子運算、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迅速擴張,穩定的基載電力將是企業繼續深耕台灣的生死關鍵。但台灣在核能除役與限縮燃煤的雙重壓力下,基載電力供給出現明顯缺口。政府對於合理價格且穩定的電力來源,尚無具體規劃,這才是台灣的結構性風險。
許宇甄提醒,今年初商業景氣調查中,能源議題被外商列為最關切、最希望中央政府優先處理的政策項目,也反映出企業界對台灣能源能否穩定供應存有疑慮。
許宇甄指出,尤其台積電(2330)領導的半導體供應鏈涵蓋數千家中小企業,每一度電都牽動全球科技命脈;當這些產業巨擘對台灣電力系統產生不信任感,台灣科技島的根基將不只是動搖,而是會逐步崩解。
許宇甄提到,根據《2025台灣白皮書》指出,台灣政府在再生能源與電網建設上的跨部會協調幾乎癱瘓,法規模糊不透明、核准流程繁瑣拖沓,更無中央統籌平台負責整體規劃與推動。
許宇甄擔憂,非核家園並非台灣能源轉型的終點,而是可能成為台灣失去科技優勢的起點。她呼籲,能源政策是國家安全與產業發展的穩定支柱,政府若真心重視半導體產業、重視與國際夥伴的互信,應傾聽來自產業與國際社會的真實聲音,重新檢視能源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