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台灣學術圈也受害!聯手勒索軟體NOVA 陸國家級駭客入侵這大學

台中市府贏了!環境部直接撤銷中火1800萬罰鍰 法院認定違法

鄭麗文號召「黨外在野大聯盟」 鬧場民眾嗆舔共遭架離

由前立委鄭麗文及學者及許多反對民進黨的勢力組成之黨外在野大聯盟上午舉行成立記者會,中途有反對民眾衝入抗議,遭到主辦單位架離。記者曾原信/攝影
由前立委鄭麗文及學者及許多反對民進黨的勢力組成之黨外在野大聯盟上午舉行成立記者會,中途有反對民眾衝入抗議,遭到主辦單位架離。記者曾原信/攝影

前立委鄭麗文等人發起「黨外在野大聯盟」,今舉行成立大會。鄭麗文表示,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不是為了大罷免,而是希望重現黨外精神,團結所有力量,不是跟賴清德一樣才可以團結,不是跟賴清德一樣才叫台灣人,不能讓少數執政聲音壟斷台灣前途的所有主張。

政、學、社運界人士共同成立「黨外在野大聯盟」,今舉行成立大會記者會,不少在野立委現身力挺,包括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牛煦庭、游顥、林德福、鄭正鈐、賴士葆、馬文君等、無黨籍原民立委高金素梅以及民眾黨立委麥玉珍、張啓楷。

鄭麗文說,當發出採訪通知後,側翼對「黨外」二字超敏感,馬上破防。她在念大學的時候,對民進黨創黨元老林正杰主張「民主靠制衡、制衡靠黨外」印象深刻,沒想到台灣民主化後的今天,要再次搬出這個口號來凝聚在野力量。

鄭麗文說,諷刺的是,在台灣民主化30、40年後的今天幽靈重現,當下執政黨逐漸走向法西斯化、沙文主義化,令大家憂心不已。看到南韓、美國才發現,原來民主這麼脆弱,隨時會瓦解、倒退。賴清德上台後大家才發現,他居然可以突破一般認為不可踩的民主紅線,不但想團滅在野黨,把司法作為整肅異己的工具,還動用國安體系製造內部敵人扣紅帽,讓台灣回到肅殺氛圍。

鄭麗文表示,與會者雖來自四面八方的政治信仰和光譜,但必須團結捍衛台灣民主。成立聯盟是為拋磚引玉,希望讓大家看到在野聯盟的特殊性,連結所有可能的力量,不讓少數執政聲音壟斷台灣前途所有主張。台灣六成多數必須開始對話、凝聚新的台灣共識,提出真正的主流論述,對於台灣的重大議題、台灣的前途發展,必須收回在人民的手中。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說,雖然成立在野聯盟不只為了反大罷免,但如果讓大罷免得逞,台灣從此變成仇恨政治,大罷免已經從民進黨發動的政黨攻防,淪為侵害台灣利益與選擇的政治惡鬥,撕裂國人團結、毀損民主根基,所以一定要匯集所有民間力量,全民站出來反對大罷免。

一名身著綠衣民眾會中突現身舉牌高喊,「舔共大聯盟一路好走」、「抗議賣台主張、反對舔共集團」,一度中斷活動,支持者則起身與抗議者叫囂,該民眾隨即遭架離,未爆發肢體衝突。

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則安撫支持者「不要激動」,並指「來鬧場就是沒有民主風度」。他說,相信籌組在野大聯盟,目標絕不是只有反制大罷免,但大罷免可以視為在野聯盟的第一場戰役,反制大罷免目的是建立監督制衡制度,不希望任何一個政黨獨大。

由前立委鄭麗文(中)及學者及許多反對民進黨的勢力組成之黨外在野大聯盟上午舉行成立記者會。記者曾原信/攝影
由前立委鄭麗文(中)及學者及許多反對民進黨的勢力組成之黨外在野大聯盟上午舉行成立記者會。記者曾原信/攝影

馬英九基金會 鄭麗文 大罷免

延伸閱讀

影/「黨外在野大聯盟」成立 喊出對抗民進黨獨裁

傳畫補選紅線 吳思瑤:賴清德指示助罷團是首要之務

指沉默多數不滿賴 黃德北:陳培哲憂大罷免得逞將戒嚴

何時提出罷免賴清德? 黃國昌:人數就不夠啊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