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憑證淪詐騙工具 藍黨團轟:失能政府錢花到哪?

詐騙猖獗,不少民眾自然人憑證遭冒用而大量開設假帳戶,國內多家銀行停止以自然人憑證線上開戶。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批評,無辜民眾淪人頭戶,但政府卻反要求民眾及銀行關閉功能,無能又卸責;國民黨立委黃健豪也批,政府究竟知不知情?過去花6億元升級自然人憑證,每年還做評鑑,請問錢花到哪、評鑑做心安?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開記者會直指,政府在數位治理上的嚴重失能,短短幾天竟發生數位信任連三爆「Google 率先不信賴中華電信、行政院數位憑證」、「618萬筆保單遭到外洩」,近日又再爆國內至少17餘家公民營銀行同時宣布暫停使用自然人憑證進行線上開戶驗證。
葛如鈞批評,據金管會資料,以自然人憑證開戶,且被列為警示帳戶的比例竟高出其他驗證方式四倍,令人震驚。無辜民眾淪為人頭戶情況下,成詐騙集團洗錢的新工具,但政府應對方式荒腔走板,像建議民眾關閉iMessage、限制現金轉帳額度,甚至要求銀行直接停止半年未使用帳戶提款、轉帳功能。
葛如鈞質疑,政府無法解決問題、推諉卸責,而是關閉功能、封鎖監督、打壓提出問題的在野黨,不僅讓民眾陷入高風險處境,更讓我國的數位信任體系岌岌可危。他還說,國際上已有多項創新且兼顧隱私的數位身份驗證技術,像匿名虹膜、護照數位化等,反觀台灣AI內閣竟帶頭讓便民體驗開倒車。
黃健豪也批,金管會這段期間到底知不知情?只能任由銀行自救?這已經成為我國數位信任重大疏失,卻不見金管會的作為,政府之前完全沒有提醒民眾,也完全沒有解決方案;另外,自然人憑證主管機關為內政部,過去幾年內在升級自然人憑證相關計畫中就花了6億元,請問錢花到哪?過去每年做國際認證評鑑是做心安?
黃健豪提到,數位部說要推「電子簽章法」但現在卻發生如此大資安疑慮;數位部本來要推數位皮夾,當中含自然人憑證,這項計畫還可行嗎?若國人一樣去使用,自然人憑證又被詐騙集團盜用光了,那「電子簽章法」是不是根本是沒用的法律?根本無法保護資安及人民財產?他最後呼籲「大惡罷若成功,台灣資安就會一場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