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槍疑走火!台南賣場男持武士刀亂揮遭壓制 不慎中彈送醫

中職/再見失誤!徐若熙8.2局生涯最長好投贏不了 悍將終止7連敗

致命打擊!印度航空787夢幻客機首次墜毀 波音緊急連發2聲明

雙鐵人事大地震!史哲接高鐵董座 藍批酬庸綠也質疑

行政院人士昨晚證實,政務委員史哲將轉任高鐵董事長。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人士昨晚證實,政務委員史哲將轉任高鐵董事長。本報資料照片

雙鐵人事大地震。鐵道圈近日盛傳文化部前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將轉任高鐵董事長,政院人士昨晚證實,此人事案已經行政院核定;現任高鐵董事長鄭光遠則轉任台鐵董事長,仍待政院核定。至於史哲業務將由誰承接、是否再補一名政務委員,目前尚未定案。

台鐵前董事長杜微今年三月卸任後,由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代理董座職務已逾兩個月,台鐵新任董事長昨天傳出將由鄭光遠接任,並於七月救火上陣;高鐵總經理由高鐵資深副總陳惠裕升任。鄭光遠接下改革台鐵任務,月薪估至少減廿萬元。

今年五十五歲的史哲,曾任文化部長、高雄市副市長、高市府文化局長、新聞處長、台灣港務公司董事、行政法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行政院勞委會勞工保險局總經理。由於長年關注文化領域,政委任內主要掌管文化業務,督導文化部、客委會、故宮、交通部觀光業務、內政部新住民事務及若干教育部業務,上任後協助推動海外圓夢基金、運動部成立等事宜。但史哲爭議也不少,曾爆出他在文化部長任內時常開會罵人、拍桌動怒,吃到軟掉的薯條就會破口大罵。

知情人士指出,政府部門決定讓史哲到高鐵服務,主要想借重史哲在地方政府的經驗及行銷能力,能在高鐵南延、北延時協助溝通,以及強化高鐵行銷的技能,因此做出易將決定;但也有內部人士質疑,史哲一來沒有交通背景,二來過去也沒看到所謂的行銷才能,高鐵目前各方面都發展成熟,短時間恐難看到具體精進亮點。

史哲將出任高鐵董事長,在交通圈引發議論,有卸任官員第一時間的反應是「開玩笑吧?」直言這樣的安排擺明了把高鐵董事長的位子挪出來給史哲,「我是鄭光遠的話就退休,絕不接台鐵」。民進黨內也不乏質疑聲浪,認為史哲過去大多接掌文化業務,與新業務專長不符,也讓人更好奇是否為新政委人選鋪路。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批評「明顯是酬庸」,縱觀史哲過去經歷,不管是在高雄市、台中縣及文化部,都跟交通、甚至工程面完全無關,結果突然空降當高鐵董事長,而原董事長才就任不到半年,種種跡象令人起疑;未來任何人事任命,其實都考驗賴清德總統到底用人唯才?還是用人唯親?

台灣高鐵董事長鄭光遠將轉任台鐵董事長。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高鐵董事長鄭光遠將轉任台鐵董事長。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七十一歲的鄭光遠,為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長榮航空董事長、長榮集團義大利海運副董事長,二〇一四年接任台灣高鐵執行長,二〇一八年高鐵公司章程修訂後,執行長職稱調整為總經理,今年二月接任高鐵董座。

據了解,目前鄭光遠月薪上看卅九萬,台鐵董座薪資比照國營企業,月薪約十九點一萬元,且台鐵福利及獎金也不如高鐵,也就是說,鄭光遠接任台鐵董座,月薪估至少減廿萬元。

高鐵 賴清德 林沛祥 史哲 台鐵

延伸閱讀

「明顯是酬庸」林沛祥轟史哲空降高鐵董座:與過去經歷完全無關

主播搭商務車廂被盯上怨「像逃票的中學生」 高鐵說話了

鐵路便當節迎10周年 台北場今起4天北車登場 台鐵、高鐵推新菜色較勁

高鐵首例過站未停懲處出爐 駕駛記一大過、主管申誡及警告

相關新聞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邀在野共商國是?總統府:國安簡報靜候藍白回應再說明

國民黨、民眾黨今天接獲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致電,民眾黨表示,賴清德總統18日上午9時邀黨主席黃國昌及秘書長周榆修「共商國是...

立院媒體議價公聽會 數發部、NCC支持新聞有價

Google、Meta等跨國平台長期免費使用新聞內容,未合理分潤給在地新聞產業,引發討論。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上午舉行媒...

脫水、低血壓「熱也不開冷氣」 陳佩琪體驗柯文哲關押環境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收押至今,其妻子陳佩琪表示,先生不能回家的日子已超過九個月,上周她的血壓直直落,出現脫水、低...

不滿「三等親條款」批賴清德超蠢 簡舒培今三點聲明澄清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日前要求綠營民代不得任用配偶及三親等擔任公費助理,引發黨內不滿。更有媒體報導,議員簡舒培不滿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