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課徵印尼19%關稅 美產品出口印尼零關稅

台大學霸替代役男涉販毒遭逮 外交部挨批推諉

外交替代役男林睿庠涉創辦暗網平台專供販賣毒品,去年在美國落網。圖/翻攝
外交替代役男林睿庠涉創辦暗網平台專供販賣毒品,去年在美國落網。圖/翻攝

外交部駐聖露西亞技術團的替代役男林睿庠,去年5月間因涉嫌販毒遭美國司法單位逮捕,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質疑,林男在案發時具備外交替代役的身分,外交部豈可推諉是林男的個人行為?大使館與技術團官員如何能迴避失職責任?他更質疑,美方已長期追蹤長達兩年,我方司法單位為何完全被蒙在鼓裡?

張競在臉書貼文指出,本案浮現檯面後,外交部曾多次發言試圖撇清關係,但是衡情論理外交部豈能完全無責?首先,國合會係由外交部所設立之財團法人機構,其總部設於台北市,換言之,國合會就是負有外交任務之白手套或是外圍組織,發生問題後,亦由外交部發言體系負責出面說明,其成員具有公務人員身份毋庸置疑。

其次,林睿庠是在2023年以資訊專長申請外交替代役,於同年11月3日派至駐聖露西亞技術團服勤,預計應於民國2024年7月4日退役。因此林睿庠於2024年5月19日在美國被捕時,其仍具備外交替代役男身份,更是毫無疑問。

再者外交部曾經發言證實,林睿庠離開駐聖露西亞技術團駐地前,均依規定請假,並經外交部核准。由此可證明他在涉嫌犯案期間,不但具備替代役男身份,其活動範圍亦在駐聖露西亞技術團駐地,因此其犯案設施、地點與工具,實難讓人相信與技術團毫無關係,而外交部駐當地大使館負責督導技術團相關官員,難道不必承擔任何失職責任嗎?外交部豈能將此推諉成替代役男個人行為?

他更進一步指出,本案偵辦過程曝露出其他難堪問題;美國FBI與歐洲警察組織聯手佈局調查本案長達兩年期間,甚至能夠掌握整個犯罪活動過程與金流帳目,為何我國司法單位未獲通報?甚至淪落到完全被蒙在鼓中地步,這是跨國司法外交與犯罪偵防嚴重挫敗。尤其是犯罪嫌疑首謀為我國國民,甚至是兼具公務身份之替代役男,這真是讓政府外交與司法單位顏面掃地。

張競強調,當事人犯罪收入還能夠順利匯入台灣購賣高價不動產,可見我國金融機關與治安體系對於異常資金流通,顯然缺乏預警機制,有可能讓國際犯罪組織認為可以透過我國金融體系洗錢,因此檢調單位與司法機關更要亡羊補牢,徹底掌握林睿庠將犯罪所得匯回台灣之資金流路,並與他國充份合作,認真交換犯罪嫌犯相關司法證據與犯罪情報。

張競最後強調「鴕鳥態度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外交部官員遇事推諉,司法檢調埋首沙中,都不是面對這個難堪事件正確態度,假若不以嚴正立場與積極承擔責任態度,追究替代役男犯罪期間上級連帶行政責任,這是規避問題並對危機視而不見,未來怎可能正綱紀明法條?至於司法體系如何能夠經營涉外司法合作關係,重振他國與我交換犯罪偵防情報意願與信心,並改善異常資金流通預警機制,仍須各方重視與努力。

替代役男 外交部 司法

延伸閱讀

林睿庠涉暗網販毒…律師揭台大學霸人生墜深淵關鍵 「一著錯,滿盤輸」

澳智庫「中國債務責任論」 陸外交部批:公道自在人心

曾奪奧林匹克銅牌…台大學霸林睿庠淪毒梟 校友曝印象:就是普通人

關稅戰下東南亞自中國進口擴大 雙邊外交更緊密

相關新聞

給定了!國民黨推全民普發一萬 5450億特別條例闖關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今天在人數優勢下推動「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在立院闖關,明定提供...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