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伊開戰黃金卻不漲反跌? 台銀「黃金王子」說明三大原因

有黑道介入?李正皓遭噴辣椒水攻擊 北市警再追3人調查

遭批在台獵巫「枕邊人赴陸賺紅錢」 郭昱晴替尪澄清:又來老招抹黑

地方補助款遭刪…蔣萬安將訴願 還要「連本帶利向中央追償」

行政院統刪各縣市補助款,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表示「一定會連本帶利向中央追償」。記者曾吉松/攝影
行政院統刪各縣市補助款,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表示「一定會連本帶利向中央追償」。記者曾吉松/攝影

行政院拍板統刪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百分之廿五,地方強烈反彈。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說,本周北市府會提出訴願,先墊付以免弱勢族群受影響,事後再連本帶利向中央追償。雲林縣長張麗善也批中央片面統刪地方補助已違反「依法行政」原則,若中央「已讀不回」,縣府將提訴願。

蔣萬安昨赴市議會備詢,北市議員柳采葳先請受到中央統刪影響的局處長起立,約十人起立。她說,民進黨曾稱不砍地方性補助款,如此轉折,分明有政治操作,但受影響是孩童、長者及弱勢家庭,市府要有所動作。

蔣萬安說,他完全無法認同中央剋扣地方補助款,這是法定給予,也規定不得低於前年;中央此次刪減,確實在老人、孩童、社福及身障朋友福利都會受到影響,像重陽敬老金、好孕專車乘車補助、育兒津貼、托育補助、很多交通安全改善道路安全維護施工經費,都受到影響。

張麗善也認為中央做法嚴重衝擊地方弱勢照顧、教育資源與基礎建設推動,對財政資源本就有限的雲林是雪上加霜;她呼籲中央懸崖勒馬、立即撤回決定。雲縣府財政處長孫綿凰說,現階段只能請各局處預做百分之卅業務預算控管,並在年底追減預算,至於社福、教育、薪資等必要支出,先跟銀行融資調度,確保不受影響。

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剋扣補助款對孩子教育與弱勢族群非常不公,盼中央依法處理。嘉義市長黃敏惠召開應變會議,指示市府各單位審慎因應,確保市府同仁、照顧弱勢族群及市民權益,尤其是攸關社會福利政策及教育預算,須克服困難,全力落實原編預算執行。

「新案一律不考慮推動。」台南市府回應,在人事費不能刪、福利不能減的情況下,建設就要大幅減少,現階段先盤點今年的建設,若非急迫或用地取得有問題的案子,先推遲到明年;亟需做的、已經開工或招標完成的,才會繼續推動。

嘉縣府財稅局回應,既有「基本基礎建設、教育、社福」等計畫不會停擺,縣府會先行墊付相關經費,照顧縣民權益,後續視中央釋憲結果再配合修正。

花蓮縣議會昨也逢總質詢,縣長徐榛蔚被問到砍預算,怒批中央違法刪除地方補助款,要民進黨議員張美慧「不要當中央傳聲筒」,並批交通部在○四○三地震後對蘇花訂定短中長期方案,至今不見任何進展;張回嗆「冤有頭債有主」,要徐去找亂砍預算的傅崐萁,不要把交通問題當成政治提款機。

補助款 蔣萬安 張麗善 侯友宜

延伸閱讀

地方補助款遭砍!蔣萬安嗆連本帶利追償 政院:盼共體時艱

北捷首罰罷吳團體…議員告發罷藍委也違規 蔣萬安:該罰就罰

賴政府強推「中正路」改名 蔣萬安無法苟同轟:只搞政治、不辦正事

輝達落腳北士科 新光人壽回函三大重點曝光…北市府證實今已收到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