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欣欣客運撞死乳癌名醫 其他業者感嘆:酸言酸語「大可休矣」

乳癌名醫喪命處不是危險路口 北市仍要祭兩大策略改善

司法院預算凍結10案2.4億 立院司委會全數解凍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處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關於司法院預算凍結項目,共有10案。經詢答及在場立委討論後,所有案子均准予動支(備查),提報院會。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午邀請司法院副秘書長王梅英、法務部次長黃世杰等人就跟蹤騷擾防制法相關議題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另也處理114年度司法院預算解凍案,共有10案,凍結金額約新台幣2億4647萬餘元。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質詢提到,立法院會23日表決復議案,使攸關法庭直播的法院組織法修法逕付二讀,。他認為,法庭直播雖然是司改國是會議結論,但社會對此仍有蠻大的疑慮,包括法官協會等單位也表達疑慮,這必須在立法前解決,司法院要適時對外說明。

王梅英表示,法官並不怕檢驗,目前的法庭也非常公開透明,只要是可以公開審理的案件,都歡迎民眾旁邊、監督。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表示,今年度中央總預算創台灣史上新高,總支出高達3.13兆元,中央卻片面刪除全台地方政府的補助款636億元,這不是預算調整而是違法剝奪,因此他要告發政府公務員涉嫌違法剋扣地方補助款,可能構成刑法的違法抑留剋扣罪、貪污治罪條例的抑留剋扣罪。

黃世杰說,尊重立委的意見,但刪減預算相關程序及相關憲法爭議,現在由憲法法庭審理中,法務部尊重一切結果。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多位檢察官辦案因為政治正確,因此官運亨通、升官,例如偵辦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京華城案的檢察官林俊言,獲推薦升任主任檢察官等。

黃世杰表示,這樣的說法不是很公平,因為法務部有完整程序,不但要經過檢察官票選,還有檢審會把關機制,並非單純由行政官員單獨決定。

此外,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7條前段規定:「犯詐欺犯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如有犯罪所得,自動繳交其犯罪所得者,減輕其刑」。

最高法院大法庭14日裁定,犯詐欺犯罪,在偵審均自白,自動繳交其犯罪所者,減輕其刑,所稱「其犯罪所得」,是指行為人因犯罪而實際取得的個人所得,即個人犯罪酬勞。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羅智強質詢時,詢問黃世杰等人對此裁定的看法。

黃世杰說,當時最高法院大法庭言詞辯論過程中,最高檢察署代表表達意見,堅定認為該條文的立法理由是要填補被害人所受損害,因此不認同大法庭的裁定見解。不過依照制度,大法庭的裁定有其解釋上拘束力,法務部會盡速研議相關修法,讓法條文字更加明確,定義犯罪所得。

詢答結束後,在場立委處理司法院預算凍結案,所有案子均准予動支(備查),提報院會。

黃世杰 法務部 司法院

延伸閱讀

司法院預算增卻要釋憲? 藍委批政院不尊重

郭再添沒定防逃…法官不知是議員?黃國昌批: 有權勢亂搞沒關係

三立新聞掦言提告 王鴻薇反嗆:假新聞罄竹難書

中選會封殺反廢死公投 王鴻薇:李進勇打臉賴清德嗎

相關新聞

給定了!國民黨推全民普發一萬 5450億特別條例闖關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今天在人數優勢下推動「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在立院闖關,明定提供...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