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丹娜絲颱風重創家園…恐再下暴雨 台南宣布12區明停班停課

最新24小時時雨量預測曝光 4地區達停班停課標準

山區雨量預估400毫米、土石恐崩落 屏東宣布9鄉明日停班停課

黃國昌嗆林欽榮作證遭狠打臉 仇恨能蒙蔽理智泯滅良心

北院持續審理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嫌圖利京華城容積率弊案,今天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中)出庭作證,林欽榮步出法庭,面對媒體記者追問案情,他只微笑回答自己是證人不方便多說什麼。記者許正宏/攝影
北院持續審理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嫌圖利京華城容積率弊案,今天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中)出庭作證,林欽榮步出法庭,面對媒體記者追問案情,他只微笑回答自己是證人不方便多說什麼。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今天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林欽榮作證。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林欽榮的整個作證過程,滿是對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的仇視與恨意,直到辯護人凸顯其自打臉,只能虛弱地回答還要再回去查查,仇恨不僅可以蒙蔽理智,還會泯滅專業的良心。

黃國昌稍早在臉書發文指出,林欽榮今天出庭作證,然而在整個作證過程,散發滿滿對柯文哲的仇視與恨意,因此在檢察官的引領之下,只是不斷重複「柯文哲明知違背法令」,問題是柯文哲當初上任接手爛攤子,林欽榮堅持京華城容積率僅有392%、拒絕同意560%容積率,最後也導致柯市府在2016年遭到監察院糾正。

黃國昌說,就在台北市政府遭到監察院糾正之後,林欽榮主持的都委會在2018年同意給予560%容積率,而柯文哲也完全按照此決議執行,實在搞不懂林欽榮到底在扯什麼,更可笑的是他在2018年底離開台北市府,爾後轉任高雄市副市長,完全沒有參與細部計畫變更程序,也就是檢察官主張的京華城容積率提升至678%違背法令。

黃國昌也說,林欽榮完全沒有與聞,檢察官卻傳喚其作證,簡直就是莫名其妙,當事人也樂於配合痛罵,甚至與檢察官一搭一唱,到底是在演哪齣,面對辯護人的反詰問,林欽榮不斷地鬼打牆,不是問A答B就是拒絕回答,然而辯護人還是凸顯他的自打臉。

黃國昌指出,林欽榮不斷強調進入行政爭訟程序,都委會應該等到行政訴訟結束,而非再行審議容積率之變更,結果辯護人直指「都委會將容積率變更為560%,行政爭訟程序也在同步進行當中」,林欽榮根本就是自打臉,頓時整個法庭都清楚感受到他的尷尬。

黃國昌表示,林欽榮主張依照「都市計畫法」提出的細部計畫,不可以給予容積獎勵,這種說法不僅早就被許多前例打臉,且在其擔任高雄市副市長期間,同樣用細部計畫變更給予企業總部20%容積獎勵,而且遠遠超過高雄市施行細則所定企業總部5%的獎勵上限,「當庭被狠狠打臉的林欽榮,只能虛弱地回答還要再回去查查。」

容積率 林欽榮 黃國昌

延伸閱讀

京華城容獎難以理解!林欽榮出庭作證:嚴重影響沉默的250萬台北市民

稱與柯文哲沒仇恨 林欽榮作證:我們只是志不同道不合

遭林欽榮指「直接下條子」指示京華城案 蔡壁如回應了

柯文哲出庭「耍小心機」 帶這玩意兒求媽祖保庇貪汙案

相關新聞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綠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 「4點聲明」挺林岱樺清白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詐助理費遭起訴,民進黨廉政會也要求林7月30日到會說明。民進黨中常委陳茂松和林岱樺黨內派系同屬正國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