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台戰略模糊?前美國官員:戰略清晰百害無一利

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13日宣布轉型為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邀請負責印太事務的前官員共同分享、討論美國印太戰略的變化。記者陳熙文/攝影
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13日宣布轉型為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邀請負責印太事務的前官員共同分享、討論美國印太戰略的變化。記者陳熙文/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對台表現出「戰略模糊」,不願說明是否會在中國大陸武力犯台時協防台灣,美國國防部前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也同意這樣的立場,認為對台「戰略清晰」幾乎是百害而無一利。

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勞勒斯(Richard Lawless)則提醒說,美國如果持續被其他國家認為把經濟放在安全議題之上,恐把美國在印太地區結交的新盟友推走。

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13日宣布轉型為印太安全研究所(Institue for Indo-Pacific Security),邀請負責印太事務的前官員共同分享、討論美國印太戰略的變化。

賓州大學Perry World House高級專案經理善學(Thomas J.Shattuck )日前撰文指出,前總統拜登多次於任內表達美國協防台灣的承諾,不過川普則不願表態,回到美國過去長期秉持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立場。

對此,瑞特納不願猜測川普到底是戰略模糊,還是清晰,但他認為,美國若對台「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會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瑞特納表示,雖然有人認為戰略清晰可以有效嚇阻中國大陸,讓他們預期美方會在開戰時馳援台灣,但事實上,中國大陸早已如此預期,也為此做出各種準備。

瑞特納認為,戰略清晰非但不會強化對北京的嚇阻,反倒可能引發美國國內的動盪,並讓台灣人民和政府成為眾矢之的。

瑞特納說,戰略清晰的結果幾乎是百害而無一利,只對嚇阻有非常小的潛在助力,這也是為什麼他不建議這麼做。

至於川普政府祭出關稅政策,勞勒斯表示,美國在過去10年、20年之間,努力強化美國與印太國家的關係,同時讓他們與彼此對話,也讓他們做該做的事,若讓關稅政策傷害到這些關係,美國可能會遇到很嚴重的問題。

勞勒斯認為,這些印太國家恐不再履行對美國的承諾,甚至也可能不再履行對自己和其他國家所做出的承諾。

勞勒斯說,他最大的擔憂不是美國最忠實的盟友,像是日本、南韓等國,而是美國近幾年來新建立的關係;若這些國家認為美國不再重視國家安全議題,奉經濟至上,那勞勒斯擔心美國會推走這些關係,認為「這是未來很真實的危機」。

美國 川普 印太

延伸閱讀

川普揚言加重制裁伊朗石油 國際油價收高

報復華府對鋼鋁課稅 印度擬對美開徵關稅

一頓飯 迷因幣粉絲花1.4億美元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在美中貿易戰讓步的關鍵

相關新聞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影/不要講「用肺發電」?盧秀燕連嗆3次 彭啓明說話了

立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在答詢時,指環境部長彭啓明叫大家不要講「用肺發電」,她連說3次「用肺發電」,...

點名葉宜津、田秋堇也濫用公務車 徐巧芯籲監院全面調查

監察院前秘書長李俊俋與監委蘇麗瓊、王榮璋、林郁容都被拍到任內濫用公務車,李俊俋請辭獲准,3位監委被移送紀律委員會。國民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