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熱帶低壓!最快24小內生成「百合颱風」 最新路徑、對台影響曝

114分科數甲/有送分也有冷門題!考生樂「比預期簡單」 試題與解答看過來

不只全國電子!街口支付爆停用潮 momo也跟進「暫停提供服務」

住宅政策畫大餅? 何不提院版財劃法

民眾黨13日召開賴政府周年政策跳票記者會,呼籲總統賴清德別再內鬥。民眾黨團提供
民眾黨13日召開賴政府周年政策跳票記者會,呼籲總統賴清德別再內鬥。民眾黨團提供

社宅8年蓋不到10萬戶,未來8年怎麼蓋25萬戶?」白委麥玉珍13日於記者會呼籲賴政府實施輪候機制、社宅需求登記平台等真正有感的居住政策,並加速興建社宅;同黨立委黃珊珊則強調,賴政府曾表示希望立法院與行政院討論《財劃法》,但至今未看到行政院版,但總統賴清德別再內鬥、搞大罷免。

補貼讓租屋黑市更猖獗

民眾黨立委麥玉珍強調,社會住宅是居住正義政策很重要的一環,但民進黨從前總統蔡英文到總統賴清德,蓋社宅卻像是漫天喊價,蔡總統8年20萬戶的目標已經跳票,賴清德還要增加到1百萬戶。另外,蔡英文8年20萬戶中,把蓋好加上正在蓋的戶數相加,但30069戶中,有2907戶是世大運選手村、19901戶是台北市蓋的。

「8年蓋不到10萬戶,再7年要如何蓋出25萬戶?」麥玉珍質疑,目前社宅已完工+興建中+待開工僅120579戶,賴清德的1百萬戶是租金補貼50萬戶、直接興建25萬戶與包租代管25萬戶,但如今包租代管僅85380戶,且租金補貼不等於居住正義,2024年第四季住宅指數150.98,比2022年第一季相比增加24.8%,補貼反而讓租屋黑市更猖獗。

建立社宅輪候機制

麥玉珍呼籲執政黨公布社宅實際入住數據與建立輪候機制,還有通過民眾黨的《住宅法》修法,建立社宅需求登記平台、制定分級收費制度。同黨立委黃珊珊則表示,房東逃漏稅,不讓民眾申請租金補貼、抵稅與報戶口,但若申請「公益出租人」,會喪失交易稅自助優惠,這才是房東不願報稅的原因所在。

「協尋當初要政府修《財劃法》的賴清德市長!」黃珊珊不滿指出,賴清德當台南市長時說要修《財劃法》,當總統卻要立法院與行政院討論,但至今尚未看到行政院版《財劃法》。國際經貿方面,賴政府的緊急危機處理不佳,引發股匯市恐慌,台灣製啤酒受到陸至啤酒低價傾銷,許多民生問題都未積極解決。

民眾黨呼籲,賴總統在2024年的520就職演說中強調「面對全球化、全面性競爭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打獨鬥,也沒有分裂的社會能夠成功面對」,但如今卻要求民進黨推動大罷免,只想做少數人的總統,黃珊珊呼籲賴清德不要再內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賴清德 財劃法 社宅

延伸閱讀

5民選總統評比 賴清德幾墊底 只部分小贏陳水扁

【重磅快評】川普大船轉彎 賴清德「脫中入北」觸礁

賴總統拋非紅供應鏈抗中 黃珊珊:全球經貿不能選邊站

賴清德專訪拋「非紅供應鏈」 傅崐萁:先停ECFA?

相關新聞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綠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 「4點聲明」挺林岱樺清白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詐助理費遭起訴,民進黨廉政會也要求林7月30日到會說明。民進黨中常委陳茂松和林岱樺黨內派系同屬正國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