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合颱風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歐洲模式模擬19日熱帶系統登陸台灣

川普對加課高關稅 道瓊下跌280點 史指本周走低

施政民調樣樣倒數 藍智庫批賴只會鬥爭

偏藍的「新國會智庫」13日公布520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在各項施政都倒數。呂翔禾/台灣醒報
偏藍的「新國會智庫」13日公布520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在各項施政都倒數。呂翔禾/台灣醒報

「總統賴清德不論節制權力、兩岸關係、司法公正與清廉都是歷屆民選總統倒數,盼賴總統看到人民的憤怒!」由藍委羅智強主導的「新國會智庫」13日發布民調,55.3%民眾希望民進黨停止大罷免、45.1%民眾認為近日檢調因罷免連署大規模搜索在野黨黨部是政治清算。學者賴祥蔚提醒,司法民調與政黨高度相關聯,盼朝野都要節制。

僅2%肯定賴兩岸關係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13日公布歷任民選總統施政排行與時事民調,在「執政期間最節制總統權力、尊重在野黨」方面,最多受訪者(31.5%)認為,前總統馬英九在任內表現最佳,其次是前總統蔡英文(22.2%)、前總統李登輝(12.1%)。前總統陳水扁與賴清德總統的好評較低,分別為5.1%與4.5%。

在「政府清廉」方面,馬英九以31.8%好評居首,蔡英文(20.8%)與李登輝(12.3%)分居第二與第三。賴清德(8.4%)與陳水扁(2.2%)好評較低。「兩岸關係」上,馬英九獲得壓倒性支持(48.1%),各約13%民眾認為李登輝與蔡英文任內的兩岸關係最和平,賴清德(2.1%)與陳水扁(2.0%)則只有約2%民眾給予最高評價。

盼賴別公開挺罷免

在「司法公正」方面,30.2%最肯定馬英九的執政表現,蔡英文(18.9%)與李登輝(11.2%),賴清德(7.9%)與陳水扁(2.1%)評價較低。另外,有55.3%民眾認同此時執政黨應停止投入大罷免;66.3%民眾認為賴總統不適合公開支持或呼籲罷免行動,45.1%民眾認為近日檢調搜索在野黨黨部的行為是政治清算。

「統獨認同超過了憲政民主偏好!」台藝大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表示,許多綠營政治人物開始宣傳,只要對行政權有所牽制就是搗亂,因此大罷免的浪潮才會延燒,但立法權監督行政權乃是天經地義;另外,司法案件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但從檢調搜索在野黨的民調背後,政黨支持者卻出現各自站隊的狀況,盼朝野不要因為短期攻防破壞台灣民主。

民主是要權力節制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批評,僅有2%民眾認為賴清德有節制權力,如今賴因為國會少數,就透過惡鬥轉移施政不力的焦點,過去國民黨為了民主價值,卻被支持者批評軟弱,還失去政權,如今看來相當感嘆;同黨立委吳宗憲則呼籲,有能力影響賴總統決策的人應該看這份民調,讓執政團隊檢討屢提覆議、行政首長欠缺專業的狀況。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馬英九 蔡英文 大罷免

延伸閱讀

賴清德日經專訪拋「非紅供應鏈」傅崐萁:先停ECFA?

賴清德拋「非紅供應鏈」抗中 他酸:活在平行時空?

影/批政府不願跟在野黨溝通 黃珊珊:賴清德只想當少數人的總統

影/新國會智庫民選總統民調公布 羅智強盼賴清德借鏡

相關新聞

給定了!國民黨推全民普發一萬 5450億特別條例闖關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今天在人數優勢下推動「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在立院闖關,明定提供...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