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和寵物抱抱、喝咖啡皆有益 專家分享早晨做6事助降低中風機率

21歲青年流落街頭撿回收物、未報戶口就學 父恐涉妨害兒童發育罪

印度再傳空難!直升機墜毀神廟附近釀7死 林間殘骸狂燒畫面曝

地緣政治風險遽升 葛如鈞:戰略儲備應納入多元貨幣

面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日於立法院國是論壇時指出,比特幣可作數位時代的國家級避險,呼籲我國戰略儲備應納入多元貨幣,強化金融韌性。圖/葛如鈞辦公室
面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日於立法院國是論壇時指出,比特幣可作數位時代的國家級避險,呼籲我國戰略儲備應納入多元貨幣,強化金融韌性。圖/葛如鈞辦公室

面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日於立法院國是論壇時指出,台灣作為高度仰賴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新台幣匯率近期波動劇烈,對整體經濟穩定性構成挑戰。他強調,台灣目前擁有423公噸黃金儲備與高達577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其中超過9成投資於美國國債,在未來更劇烈的市場波動或區域衝突情境下,將可能影響資產安全與流動性。

葛如鈞表示,面對傳統資產配置潛在風險,應思考引入新型金融工具。他說明,比特幣運作已超過15年,具備總量固定、去中心化與抗審查等特性,被視為「數位黃金」的候選者。 2023年SSRN社會科學研究網有研究指出,比特幣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期間,與黃金的相關係數高達0.6,展現其避險屬性。

葛如鈞進一步引述國際觀察指出,美國政府已在川普總統的政策下,將取得的比特幣透過會計方式納入國家儲備,顯示其策略價值。美國多州已開始將比特幣納入州政府儲備策略,例如新罕布夏州近日通過法案,首度允許5%的公資金投資比特幣,目前已有28州都有討論相關的多元儲備法案。其中有包括亞利桑那州已通過眾議院法案等18州都有推進法案立案。

葛如鈞說,在台灣方面, 今年3月「比特幣國家儲備論壇」上,行政院前院長陳冲也指出:「比特幣不是貨幣,但它是一種可抗通膨的資產。」包含台大劉憶如教授也強調,相較歐美無上限的量化寬鬆政策,比特幣因發行上限更具抗通膨特性。富達投資(Fidelity)等國際研究亦指出,比特幣波動性隨時間下降,價值儲存角色逐步穩固。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曾表示,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質,對於台灣這類地緣敏感區域,提供了逃避單一貨幣體系風險的選項。

葛如鈞強調,他並非主張比特幣為唯一解方,而是建議政府應將其列入多元資產組合工具之一,納入小比例配置,提升主權資產配置的彈性與風險對沖能力,強化金融體系的韌性與備援。他的看法與陳冲相似,數位時代的金融戰略應與時俱進,「比特幣可能是數位時代的黃金、白銀,甚至是火藥,有智慧的國家不會讓武器掌握在他人手中。」台灣應積極思考多元儲備架構,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多元儲備、韌性台灣,才是解方。

黃金 資產 比特幣

延伸閱讀

核三廠將除役 國民黨民調:67%反非核家園、火力發電

批跪族談判 葛如鈞:匯率波動暴央行失能與金融韌性不足

否認月薪40萬吃補當吃苦 卓榮泰:我跟韓國瑜都沒有

藍推人工智慧基本法 葛如鈞:不立台灣如在AI浪潮中裸奔

相關新聞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影/不要講「用肺發電」?盧秀燕連嗆3次 彭啓明說話了

立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在答詢時,指環境部長彭啓明叫大家不要講「用肺發電」,她連說3次「用肺發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