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oldplay酷玩演唱會成「抓姦現場」 !已婚CEO偷情高階主管 男方道歉聲明網瘋傳

「剴剴條款」三讀通過!虐殺7歲以下童最重死刑 45綠委反對

消除職場霸凌 范雲提修法明定調查程序、設再申訴管道

5月1日勞動節前夕,民進黨立委范雲今天提出「職安法」修法版本。圖/范雲辦公室提供
5月1日勞動節前夕,民進黨立委范雲今天提出「職安法」修法版本。圖/范雲辦公室提供

5月1日勞動節將至,民進黨立委范雲今偕@@@職場霸凌@@@被害人及勞教團體公布「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三大亮點,包括將職場霸凌定義回歸「行為」而非結果,明訂霸凌調查程序,並比照「性騷法」增設「再申訴機制」,強化勞工職場霸凌求助與救濟管道。

現行「職安法」缺乏明確職場霸凌定義,申訴、調查、處理機制也都沒有法律規定,導致被害人總是求助無門。去年底勞動部吳姓公務員之死,喚起各界對職場霸凌關注,范雲分析去年至今接獲的20餘件職場霸凌陳情案,並與民間團體討論後,提出范雲版修法草案。

范雲說明三大亮點,首先是將霸凌定義回歸「行為」而非「結果」。職場霸凌定義不應限縮於「利用職務或權勢等關係」,因此納進同儕或下對上的霸凌樣態。此外,也不應以「致其身心健康遭受危害」為要件,而應以霸凌者言行是否失當為基準,即便被害者未表現出身心健康受危害,也不代表職場霸凌的「行為」不存在。

范雲續指,其次是「母法明定申訴、調查程序」,勞動部預告草案雖保障勞工可申訴職場霸凌,卻未將申訴、調查程序、處理期限、調查小組組成等要項明定於母法,她的草案參照性工法,包括外聘調查委員應佔2分之1並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避免調查不公或無限拖延。

范雲指出,勞動部預告草案無再申訴機制,因此她的草案版本增設「建立再申訴機制」,被害人可向主管機關或由其設立的第三方機構提出救濟。

記者會現場邀請受職場霸凌的代表現身說法,包括台大醫院護理長霸凌案,是因調查小組組成方式及對霸凌定義的誤解,導致申訴不成立;新北代理教師遭校長霸凌案,則是因為身份而全無再申訴救濟機制,被勞工局和教育局互踢皮球。

此外,台南國小校長霸凌教師案三位被害人,一位被害人不敢向學校申訴、一位被害人將地方教育局申訴後又自行撤案,皆是擔心學校調查不公正、教育局包庇學校選擇隱忍,凸顯公正調查機制及外聘調查委員的重要。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集體協商中心執行長洪維彬指出,學校受僱者應適用職安法,而非公務員體系處理,且校園職場霸凌來源不僅僅是校內系統,更應關注來自家長、社會團體,甚至學生的惡意對教師的霸凌態樣。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則說,近7成大專教職曾受爸領,但大多未選擇申訴,因為害怕官官相護,反成報復對象,因此建立「再申訴」的救濟管道相當重要。

記者會現場設置一扇被磚牆封鎖的「職場霸凌求助之門」,象徵受害者難以申訴的困境。圖/范雲辦公室提供
記者會現場設置一扇被磚牆封鎖的「職場霸凌求助之門」,象徵受害者難以申訴的困境。圖/范雲辦公室提供

范雲 職場霸凌 職場 性騷擾 勞動部 勞動節

延伸閱讀

影/范雲、吳沛憶呼籲完善青年基本法參與機制

青年基本法預告期滿 范雲籲納入「18歲公民權」

紐西蘭女足退賽風波 鄭世忠:撤銷足協300萬補助

羅智強合影「柯建銘搶C位」 范雲酸他這事淪小丑:被罵還刪文

相關新聞

給定了!國民黨推全民普發一萬 5450億特別條例闖關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今天在人數優勢下推動「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在立院闖關,明定提供...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