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放寬社宅弱勢比例、標準 劉世芳:2023才修不宜再調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議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長劉世芳坦言,本法2023年才修正,不宜再大幅修正。記者張曼蘋/攝影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議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長劉世芳坦言,本法2023年才修正,不宜再大幅修正。記者張曼蘋/攝影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議住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針對提案社宅應加強租金負擔能力,並擴大弱勢居住保障及納尊重性別平等,弱勢戶承租比例與標準不宜任意調整放寬,且本法2023年才修正,不宜再大幅修正。

劉世芳口頭報告時表示,按現行住宅法及其子法,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皆可依規定自行或獎勵民間興辦社宅,並按其需求、承租人負擔能力等情形,興辦專供原住民或學生等群體所需的社宅,按現行實務作業即可辦理。社會住宅應避免排擠社會資源分配與標籤化,弱勢戶承租比例與標準實不宜任意調整放寬。

劉世芳說,申請租金補貼的承租人非住宅所有權人,多數未具備不動產知識,未必能提供詳盡且正確的租賃資訊,如要求提供並訂定罰則,恐影響申請意願及引發變相處罰承租人的負面反彈,讓政策協助弱勢租屋族群之美意打折。內政部已運用租金補貼資料公布租金統計資訊,及補助地方政府執行居住狀況清查作業,除能達提升資訊透明目的,也可由地方政府依住宅狀況自行規畫清查對象。

「提供民間興辦社宅必要融資貸款信用保證非本部業務。」劉世芳也說,為加速社宅用地取得,除社會福利基本法及都市計畫法等各項空間計畫已明定提供社會福利土地及空間,內政部已提報行政院「整體開發地區社會住宅土地規劃及取得實施方案」(草案)也明定地方政府應留設一定比例土地作社宅使用,實務更彈性可行。

劉世芳表示,住宅法2021年修法將公益出租人及包租代管房東租金收入免稅額由1萬提高至1萬5000元,此外為減輕租屋者稅負壓力,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已將房屋租金支出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承租人每一申報戶可列報最高18萬元,若再就經濟強勢的房東上調優惠額度,恐致租稅不公疑慮,且涉政府重大支出,故仍須維持租稅公平性與財政紀律,不宜針對社宅包租案件數量明定戶數比例,避免影響業者執行與房東釋出房源意願。

劉世芳強調,該法於2023年剛修正,現不宜再作大幅修正,以維持法律安定。若涉及學生、原住民等社會福利事項,會積極與相關部會溝通。最後針對未來8年,2025年至2032年住宅政策新目標,已擬定「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草案)」,透過直接興辦社會住宅、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努力達成三大政策目標。

劉世芳 承租人 社宅

延伸閱讀

蔣萬安轟「違法不是內政部長說了算」 劉世芳回應了

劉世芳稱首謀者朱立倫等被傳喚 蔣萬安:尊重警依法行政

朱立倫抗議被傳喚、青鳥立院勒警沒事 張榮興:無單獨首謀

【重磅快評】吃台灣米當中國鬼?劉世芳要帶什麼風向

相關新聞

享通關禮遇搭公務車!張廖萬堅出訪帛琉夾帶妻子同行惹議 稱「會英文幫翻譯」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爆出假公濟私爭議。上月下旬,他率團前往帛琉參加第12屆「太平洋迷你運動會」的5天4夜公務行程,卻攜帶非公務員身分的妻子同行,不僅一同享受機場禮遇通關、使用機場公務貴賓室,更在帛琉共乘外交車輛,公私不分引發質疑。

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深感震驚抱歉 「因為我而讓大家受苦了」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今開庭前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獲妻子墜樓身亡噩耗,而趕回高雄奔喪;柯文...

【重磅快評】民進黨鱷魚眼淚難掩綠色恐怖的司法迫害惡行

台北地方法院今天繼續審理京華城案。不過就在開庭前,卻發生此案當事人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妻子墜樓身亡事件。悲劇傳出後,彭振...

蕭美琴訪捷克險遭撞 黃國昌:府院黨高層養共諜洩多少密?

副總統蕭美琴年去年出訪捷克傳出中共外交人員尾隨,險釀車禍,捷克軍情局日前證實此事,引發譁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指,府院黨...

僅3縣市初選黨內民主剩13.6% 游盈隆:賴清德未記取教訓

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今天預計將通過「2026縣市長選舉提名條例」,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臉書表示,民進黨只剩下高雄市...

綠正國會中常委陳茂松 「4點聲明」挺林岱樺清白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涉詐助理費遭起訴,民進黨廉政會也要求林7月30日到會說明。民進黨中常委陳茂松和林岱樺黨內派系同屬正國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