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綜藝大熱門」開播12年喊停 吳宗憲宣布捐出上億身家

公布了! 高雄立委黃捷、許智傑罷免連署宣告失敗

離譜行徑曝光!前環保署總隊長伸魔爪 猥褻女秘書、指侵學員

【重磅快評】網友問「陳菊走了?」很不妥,但違法嗎?

高市三民一警分局警方深夜通知貼文指「陳菊走了?」的陳姓女子到案說明。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市三民一警分局警方深夜通知貼文指「陳菊走了?」的陳姓女子到案說明。記者石秀華/翻攝

監察院陳菊因病住院四個月,至今尚未出院。有網友在PTT貼文「陳菊走了?」警方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偵辦,4小內火速追查貼文者到案,移送地院裁處。但警方的大動作也引起網友質疑:提問都不行?

陳菊位居要津卻長期請假,病情引發各界關注。貼文的陳女向警方供稱,聽朋友說「有高官去世」,聯想到陳菊先前住院消息才發文;陳女貼文以「陳菊走了?」為題,詢問「剛剛脆有人爆料,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

陳女做完筆錄返家後再度在PTT向陳菊公開道歉表示,「花媽對不起,驚擾到您了」。陳女的貼文當然非常不妥,對陳菊很不禮貎,在民俗上也頗為忌諱,道歉是應該的。不過,純就法律上來說,陳女貼文違法了嗎?

首先,陳女貼文的標題和內容,都不是肯定的陳述;至少從字面上看,她是在詢問「陳菊是否走了?」警方的大動作不免讓人疑或,以後是否連問都不能問了?甚至若擴而大之,是否連重要政界人士的病情也不能問,以免動搖國本?

其次,就算警方認定陳女刻意使用疑問句法來規避法律責任,但就警方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移送來說,陳女貼文已經達到該條文所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的地步嗎?

警方說,該則貼文已在網路、實體領域迅速蔓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及疑慮,對於社會公共之安寧秩序顯有造成損害。但警方又稱,第一時間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已經出面澄清「不是事實」。那麼,疑慮既已澄清,該貼文又影響了什麼公共秩序?破壞了什麼社會安寧?

再者,警方顯然又是雙標執法。賴政府從閣揆到各部會閣員為大罷免謊話連篇,連警察的頂頭上司內政部長劉世芳都對租金補貼公然造謠,難怪網友質疑,「果然是雙標啊!綠色的造謠都沒事」。

更有網友問,「網路造謠台灣醫院要活摘器官的人抓了沒」;媒體也提到深綠網紅牙醫史書華日前貼文把台灣某醫院和活摘器官連結,醫院澄清並且不排除提告,史書華急忙刪文道歉,其間並沒看到警方有任何動作。如果比較陳女和史書華貼文,何者更「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

讓人好奇的是,陳女一則已由醫院出面澄清的貼文,到底造成什麼人心不安、社會驚擾或政治動盪?難道賴政權之興衰,繫乎陳菊一人之安危?

監察院長連續幾個月不能上班,必然影響監察院的運作。不過,陳菊長期請假,雖然不違法,反映的卻是陳菊和菊系人馬在賴總統心中的舉足輕重,以及監察院作為「蚊子院」在賴政府裡的無足輕重。

陳菊 監察院

延伸閱讀

女碩士貼文「陳菊走了?」被抓造謠 網質疑問都不行...警回應了

「花媽對不起」 高雄女碩士造謠陳菊過世貼文向她致歉

獨/高雄待業女碩士造謠「陳菊走了」 貼文背後動機曝

陳菊臥病請假4個月拚積極復出 遭質疑該自覺請辭

相關新聞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影/不要講「用肺發電」?盧秀燕連嗆3次 彭啓明說話了

立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在答詢時,指環境部長彭啓明叫大家不要講「用肺發電」,她連說3次「用肺發電」,...

點名葉宜津、田秋堇也濫用公務車 徐巧芯籲監院全面調查

監察院前秘書長李俊俋與監委蘇麗瓊、王榮璋、林郁容都被拍到任內濫用公務車,李俊俋請辭獲准,3位監委被移送紀律委員會。國民黨...

共諜APP洩密賴清德出訪行程 吳思瑤:駭人聽聞

總統府及民進黨內部4月傳出多人涉共諜案,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民進黨已明確開鍘每一位,今所揭露的相關訊息,都是透...

抗議柯文哲被延押 朱立倫:顏色對了 賴友友都可獲釋?

地院昨裁定繼續延押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只要顏色不對就羈押,顏色對了,賴友友全部可以釋放,甚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