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頂尖大學撤銷英語系 轉向發展「專業+外語」跨域人才

等2年!Apple Watch Ultra 3「今年一定出」 增2功能攜手iPhone 17亮相

股市到底在漲什麼?他賣掉正2崩潰發問 網曝3大關鍵原因

廢憲訴法修法公投需30萬合格連署 民團憂無法8月舉辦

中選會今天下午針對民團提案廢止憲法訴訟法修法的公投案舉行聽證。發起公投的民團在聽證會前表示,若考慮補件及二階需繳交將近30萬份合格連署,這項攸關人民釋憲權的公投提案幾乎不可能在今年8月進行公投,呼籲中選會加速建置純線上電子連署。

中選會表示,程序進行中的公投案,都依法辦理,不做任何評論或回應。

立法院會去年12月20日三讀修正通過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規定大法官未達15人時,總統應於2個月內補足提名。另外,參與評議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10人,作成違憲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的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9人。

由民間團體「人民作主志工團」發起、領銜人趙偉程提出的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立法院於2024年12月20日就憲法訴訟法第30條增訂第2項即『前項(按指:憲法法庭判決前)參與評議之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十人。作成違憲之宣告時,同意違憲宣告之大法官人數不得低於九人』(嗣由總統於2025年1月23日公布)之規定,應予廢止?」

人民作主志工團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2月7日已將2200多份提議書提交中選會,經過2個半月後,今天下午在中選會進行聽證會,若考慮後續補件及二階將近30萬份合格連署繳交,這項攸關人民釋憲權的公投提案幾乎不可能在今年8月進行公投。

志工團呼籲,各界應正視公民投票法對本應為公投權利主體的公民所發起的公投案設下許多限制,公投法第9條到第13條詳載由公民發起的公投案需遵行的流程、規範與限制;相反地,卻允許作為以公投補正法律案的立法院有權提公投案,且只需以短短4行字說明立法院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投的過程,致使國民黨能輕易提出兩個無必要且無意義的公投,對比下顯不合理且違反比例原則。

志工團說,理解公投案審理過程對主文進行慎重討論,以及促進社會各界對話的重要性,因此要呼籲中選會以更有效率的過程處理公民提的公民案,例如目前電子聯署需使用讀卡機及自然人憑證,降低許多民眾連署意願,應比照線上報稅系統,加速建置純線上電子連署,並呼籲中選會以相同嚴謹審慎的過程與標準審理立法院提出的公投案。

志工團表示,敦促社會大眾及立法院正視現行公投法對人民行使直接民權的限制,並鼓勵民眾踴躍辦理自然人憑證,以利未來參與任何公投案二階段電子連署。

根據公民投票法規定,自民國110年起,公投每2年舉行一次,今年8月23日為公投日,主管機關應於公投日90天前公告公投案編號、主文等:不過,實際日期依中選會公告為準。

憲法訴訟法 公投 中選會

延伸閱讀

影/兒童乘車死傷年增 民團呼籲安全座椅標準接軌國際

民眾黨團提國內移轉投票公投案 卓榮泰:可討論但須是全國性選舉

「幽靈連署」領銜人可判5年重刑?中選會這樣說

民進黨酸修選罷法「害到自己人」 翁曉玲:中選會曲解法律

相關新聞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