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伊停火 伊朗總統:願上談判桌解決問題 不追求擁有核武

賴清德宣講透過選舉罷免打掉雜質 藍白轟總統失格

【重磅快評】綠色迴力鏢 阿扁會向賴清德網軍求饒?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阿扁臉書卻遭青鳥炎上。圖為扁、賴同台出席國慶大會,兩人關係引發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阿扁臉書卻遭青鳥炎上。圖為扁、賴同台出席國慶大會,兩人關係引發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應隨意抹紅「XX同路人」;但因這句話,阿扁臉書被青鳥炎上,他今天意有所指貼文,「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阿扁就是從後面被韓國瑜打的」。陳水扁拿昔日的韓國瑜暗酸綠營今天的網軍,不禁令人想起,2019年民進黨總統初選,賴清德曾呼籲對手蔡英文的網軍停止攻擊他。政治就像一道迴力鏢,如今迴向給陳水扁。

陳水扁日前演講表示,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最好的辦法;他還辛辣補刀說,大罷免若能成功改變國會,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應該會後悔甚至捶心肝,因為台灣罷免若能成功,韓國比照辦理就好,何必要宣布戒嚴,最後搞到下台。台灣雖然好想贏韓國,但陳水扁膽敢拿尹錫悅對賴清德說教,難怪會激怒青鳥。

陳水扁逆風發表「XX同路人」談話,結果讓他也被打成「XX同路人」。藍綠反應大不同,藍營肯定說出真心話,大讚是「民進黨的良心」;綠營則不滿唱反調,毫不留情掀出扁家過往醜事,還大酸「阿扁得罪方丈,別想被特赦了」。雖然阿扁談話劍指賴總統,但總統府顯然是裝睡的人叫不醒,反而喚醒綠營「義和團」集體出征。

綠營網內互砍,向來刀刀見骨,不必鄉愿為阿扁抱屈,因為陳水扁一直是政治精算師,即使保外就醫也在算,他當然深知綠營的底細,知道先衝突,之後才有妥協和進步。扁朝執政時,黨內基本教義派清算「11寇」也毫不留情,副總統蕭美琴曾被初選對手王世堅貶為「中國琴」,深綠當時幾乎大獲全勝;賴清德和蔡英文當年競爭總統大位時,賴清德的誠信一度也成為罩門,賴甚至被打趴到公然討饒,呼籲蔡英文的網軍停止攻擊他。

賴清德曾是網軍受害人,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遭網軍、側翼圍剿的痛苦,但同時他也食髓知味,感受到網軍、側翼的好處;如今賴清德當道,肅殺之氣更勝以往,東廠、綠衛兵層出不窮,只要意見不同的人就是敵人。蔡政府還會掩飾訴求「謙卑謙卑再謙卑」,賴政府則大張旗鼓「鬥爭鬥爭再鬥爭」,不只藍白被大罷免追殺,老是唱反調的台獨理論大師林濁水也被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批為「賣台亡國」的打手,賴清德也默不吭聲。

綠營內鬥內行是固有傳統,前總統李登輝曾以「摩西與約書亞」比喻他和陳水扁的關係,兩人在政治傳承上曾情同父子,最後仍翻臉如仇人;「台灣之子」陳水扁更不是「台獨金孫」賴清德的老爸,網軍洗臉阿扁,也是剛好而已。

韓國瑜 陳水扁 賴清德

延伸閱讀

蔣萬安倒閣說 他指2大變數、朱立倫想罷免賴清德「不可能任務」

【即時短評】賴清德該停止惡的循環

喊話賴清德 朱立倫:做些領袖該做的事

再否決蔣萬安 朱立倫:倒賴清德有策略步驟 非單純喊倒閣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