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得不償失?大陸暫不會侵台原因曝光 專家:動武恐釀災難性後果

中東緊張情勢有望降溫 台指期夜盤反轉上漲逾百點

卓榮泰:若還執迷兩岸一家親 絕對不是台灣現狀主流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和平有兩種,一種是夠強、一種是投降,絕對要讓國防力量夠強,讓境外敵對勢力不會來侵略;如果還執迷在「兩岸一家親」,絕對不是台灣的現狀、主流。

立法院今天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民眾黨立委劉書彬指出,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現在是在國家統一前的狀況,因此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的人民關係是由「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她問現在兩岸關係是一國兩區還是兩國。

卓榮泰說,依照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用字,當然是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但如果對外在國際上把自己稱為地區,那是非常不宜的,「我們是中華民國」。劉書彬指出,如果要邁向法理台獨可能要修憲,或聲請違憲審查。

卓榮泰表示,修憲工程浩大,且國會結構應該很難,修憲後還要修憲公投,但國會的工程就不簡單了。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憲法,對內用「地區」這個法律用語談論,沒有大問題;但對外絕對不能把自己列為地區,「我們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個國家叫做中華民國」,要叫中華民國台灣也歡迎。

劉書彬指出,中共的反分裂法中提到,若台獨勢力以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發生將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得採取非和平方式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說,不該用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來框限兩岸的互動,總統是依反滲透法定義,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所作所為、步步進逼,「哪一項不是境外敵對勢力」。劉書彬表示,反滲透法是前總統蔡英文時期訂的,當時民進黨是多數;邱垂正說,「法律是延續性的」。

邱垂正表示,全世界都知道中共對台的嚴重威脅,軍機艦擾台,這是客觀事實、舉世公認的對台威脅,法律是一回事,難道劉書彬沒感受到威脅嗎。卓榮泰說,和平有兩種,一種是夠強、一種是投降,絕對要讓國防力量夠強,讓境外敵對勢力不會來侵略。

卓榮泰表示,如果還執迷在「兩岸一家親」絕對不是台灣現狀、主流;劉書彬則說,主流是維持現狀。卓榮泰說,「我們沒有要從任何國家脫離出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中華民國脫離出去的,不是嗎?」。

此外,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質詢時問,民眾黨是否有阻擋任何兩岸政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目前法律案是還沒有,但預算案卻滿遺憾的。卓榮泰也說,提出很多國安相關法律,「(民眾黨)並沒有支持」。

林國成表示,他就在程序委員會中,要卓榮泰不要被底下的人矇騙,只有2案沒有通過,是立委、議員、村里長到大陸去訪問時,要跟主管機關或跟立法院報告,只有擋這個,「立法委員跟立法院報告,是順理成章」。

卓榮泰說,「所以說有擋啊,不管什麼理由就是有擋」,這是國家安全所必須;林國成回應,「這不是擋,這是暫緩」。邱垂正表示,希望立法院的涉密人員應該跟行政部門通報,陸委會來審查。

民眾黨立委麥玉珍質詢指出,總預算完全是改民國113年的計劃,沒有任何創意就送過來,刪的都是吃喝玩樂的。卓榮泰說,有新台幣2806億元新增預算,「顯然委員預算書沒有看完」、「妳說113年我們照抄,這樣對公務員不公平,我不接受」,2806億元新增預算說得出哪一項嗎。

邱垂正 台海 卓榮泰 兩岸關係

延伸閱讀

解凍案將陸續送出 軍公教加薪3% 5月發

民眾黨團提國內移轉投票公投案 卓榮泰:可討論但須是全國性選舉

卓榮泰:受控於人太多 境外電子投票「絕不可行」

880億支持方案 卓榮泰:將調整條件24日提出特別條例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