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XX同路人」 賴清德師法毛澤東?

前總統陳水扁發表公開演說表示,擔任總統就是要包容,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最好的辦法,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記者曾吉松/攝影
前總統陳水扁發表公開演說表示,擔任總統就是要包容,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最好的辦法,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記者曾吉松/攝影

民進黨推動「抗中保台大罷免」,前總統陳水扁前天隔空喊話賴清德總統說,民主真正的內涵,對少數聲音要尊重、包容,不能說意見不一樣就是「XX同路人」。民進黨101招就是抹紅貼標籤,再派「綠衛兵」狂吠亂咬,這一招就是效法鬥爭老祖宗毛澤東,難怪許多網友大酸,「不到台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毛澤東有句名言:「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成為一生鬥爭的寫照。毛澤東頃全國之力發動文化大革命,縱容紅衛兵大搞革命,鬥地主、鬥黑五類等全面性政治鬥爭,在中國大陸造成驚天動地的巨變。毛澤東曾說,「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為止。

民進黨幾乎是複製毛澤東鬥爭術,先揮舞抗中保台大纛,把對手抹紅成「中共同路人」,只要有不同意見就打成民進黨口中的黑五類,隨之派出網軍、側翼出征圍剿,再動用國家機器發動全台大罷免,全台要津幾乎都可見罷藍團體擺攤,被收所、聲押的卻是罷綠團體,檢調東廠化造成「辦藍不辦綠」結果。台中市長盧秀燕說重話表示,她從政30年以來,現在是國家司法機器濫用最嚴重的時候。

民進黨一邊喊團結、一邊搞鬥爭,貫徹毛澤東「鬥爭是團結的手段」路線,正所謂「天下大亂、形勢大好」,賴總統少數執政卻不退讓,寄望以文革式大罷免促成立委席次大躍進;毛澤東主張「鬥爭失敗再鬥爭」、賴清德遂行「覆議不過再釋憲」,賴清德總統心目中的鬥爭式團結,就是要達成民進黨完全執政,民進黨雖然號稱「反中」,在鬥爭的路數上卻意外與共產黨師出同門。

國民黨是標準的鬥爭失敗政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過去鬥輸共產黨,如今更是民進黨的手下敗將。民進黨則是鬥爭起家的政黨,內鬥內行、外鬥更內行,民進黨最有戰鬥力的新潮流系就是「仿列寧式派系」,以政協菁英集體領導,新系向來好鬥成性,新系要角蕭美琴、蔡其昌、段宜康等人則曾被深綠反批為「11寇」;民進黨各派系慣以鬥爭來強化手中權力,扁主政時、獨派當家,賴執政後、新系扶正,鬥爭是唯一不變的DNA。

民進黨一定不承認「賴主席師法毛主席」之說,但府院黨最近爆出一籮筐共諜案,檢調風聲鶴唳追殺罷綠團體、對於危害國安的共諜卻輕輕帶過;檢調「重罷免、輕共諜」,令外界不禁驚覺,踏破鐵鞋無覓處,綠共藏在總統府,「XX同路人」竟是自己人,毛主席的路線,賴主席似乎正在路上,難怪台北市長蔣萬安痛批,「民進黨是共產黨的走狗」。

民進黨 毛澤東 失敗

延伸閱讀

朱立倫籲民眾426上凱道 對獨裁者賴清德發出怒吼

倒閣是要「倒賴」 朱立倫嗆:不要躲在稻草人卓榮泰後面

昨喊話賴清德以蒼生為念…蔣萬安今慈祐宮為台祈福8字

大罷免變大追殺? 李艷秋指民進黨沒回答3問題、賴清德有終極武器

相關新聞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霸凌下屬又濫用就安基金買禮盒 監察院通過彈劾謝宜容

勞發署北分署前分署長謝宜容霸凌基層公務員案引眾怒,監察員今通過多位監委提案彈劾前署長蔡孟良及謝宜容。監察院指出,謝涉職場...

影/不要講「用肺發電」?盧秀燕連嗆3次 彭啓明說話了

立院通過2028無煤中火,台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在答詢時,指環境部長彭啓明叫大家不要講「用肺發電」,她連說3次「用肺發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