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稱不會暗殺伊朗最高領袖 川普:美國漸漸失去耐性

相對論/蔣萬安家「深夜食堂」 父子療癒時光

高溫炎熱午後雷雨 未來10天無梅雨鋒擾台 吳德榮曝颱風生成機率

【重磅快評】「何不食肉糜」內閣 郭智輝早起有多苦?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他小時候都睡到8時,但現在6時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記者許正宏/攝影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他小時候都睡到8時,但現在6時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偷偷刪掉的「吃苦當吃補」,彷彿變成經濟部長郭智輝座右銘;他昨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小時候都睡到8時,但現在6時就要起床,把吃苦當吃補,台灣人不都是這樣嗎?事實上,現在的小學生如果8時到校就算遲到,為何郭智輝小時候可以睡到8時才起床?郭智輝把早起當吃苦,只是加深內閣「何不食肉糜」的印象。

對於網友大酸不知民間疾苦,郭智輝今天表示,「我是民間來的,不會不知道民間疾苦」。問題是,郭大部長與一般人的成長經驗大不同,現在小學生起得比雞早、書本比山高,一般上班族每天6時起床,塞車擠捷運是常態;郭智輝來自民間董事長、出任部會首長,把趕早上7時上班當成苦差事,但他出入有司機專車接送、秘書幕僚貼身服務,外界不清楚的是,郭智輝早起究竟有多苦?

退一步而言,在這個年頭,有班可以上其實算幸福的,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讓許多台灣勞工可能面臨無薪假的壓力,家人熬熬待補,如果家有幼童,可能連上學都成困難;為了吃一口飯,許多人必須靠斜槓兼職或當外送員謀生。郭智輝不知世上苦人多,還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當吃苦,謬談「吃苦當吃補」,證明郭智輝與老百姓生活距離太遙遠,難怪民進黨立委曾諷刺他是「外星人部長」,一度對他下封口令。

郭智輝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時還說,吃苦當吃補是鼓勵的話,會吃什麼苦,每個人的程度不同,就像吃藥有人覺得苦、有人覺得甘。國民黨立委葉元之嘲諷,如果部長覺得苦,可以選擇要做或不做;郭智輝則回嘴,「你不會苦,那很好啊!」郭智輝現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被媒體追問幾時起床,外界才會知道他今天苦不苦?

如果郭智輝的說法成立,賴總統何必偷刪「吃苦當吃補」這段談話,顯然當前時空環境大不同,人民吃土吃苦、部長當成吃補,只會加深社會的相對剝奪感。川普調高關稅,賴總統第一時間快樂高舉「至少我還有音樂」,連副總統蕭美琴也大談潤餅包什麼餡、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呼籲全民「安心入睡」,網友改編晉惠帝「何不食肉糜」,大酸「賴清德何不玩音樂、蕭美琴何不吃潤餅、卓榮泰何不洗洗睡」,如今可以再加入「郭智輝何不晚起床」。

賴總統不敢說的話,郭智輝卻愈描愈黑,他還引經據典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郭大部長的神邏輯,確實讓許多人「寒徹骨」,套一句網路用語形容賴總統的可能感受:「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會說」。換個角度來看,賴總統或許要感謝郭智輝,因為現在各界砲口都鎖定郭,「吃苦當吃補」的苦頭都讓郭智輝一個人吞了。

事實證明,郭智輝非但不知民間疾苦、還不懂苦民所苦,這個「民」不只是人民,可能還包括民進黨。

郭智輝 賴清德 民進黨 川普 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面對關稅戰民眾焦慮 立委盼緩繳貸款

崇越子公司要開發台東風電?郭智輝:這樣講我會很難過

一句「把吃苦當吃補」被狂酸 被問到今天幾點起床?郭智輝斷然回一句

Taiwan Select搶單大會23日登場 郭智輝:創造5億美元商機

相關新聞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史哲最快明天就任高鐵董事長 鄭光遠下周一正式接掌台鐵

交通部昨正式宣布雙鐵人事異動案,行政院政委史哲接任台灣高鐵董事長,原董座鄭光遠轉任台鐵董事長。據了解,航發會今已完成改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