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論壇變數多 藍:賴清德要兩岸老死不相往來?

去年雙城論壇在台北舉行,台北市長蔣萬安(右)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左)當時在歡迎晚宴上一同舉杯向出席貴賓們致意。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雙城論壇在台北舉行,台北市長蔣萬安(右)與上海副市長華源(左)當時在歡迎晚宴上一同舉杯向出席貴賓們致意。本報資料照片

雙城論壇今年將邁入第15年,今年舉辦地點移師到上海,不過至今兩市仍未展開前期作業交流,加上兩岸關係等大環境氣氛,恐增添變數。北市國民黨議員認為,不是辦不下去,是時間點問題。民進黨議員則認為,北市被列為軍演目標,本就不該舉辦。民眾黨議員則說,建議積極促成邀請跨黨派議員共同參加,勿成為個人走秀舞台。

國民黨北市議員秦慧珠表示,不是辦不下去,而是時間點的問題,過往的討論都會落在元宵燈會交流,但是今年包含陸方台辦主任、文化局副局長等人來台都被否決,自然沒有當面討論的機會,不會現在通訊發達也能利用通訊聯繫。

秦慧珠也說,不過現在賴清德祭出的17條措施,加上整體的大環境,讓大家動輒得咎,但是反觀賴清德任台南市長食,也曾和上海市長楊雄會談,陳菊擔任高雄市長時也到訪北京、天津、上海等,以前綠營高層都有去過,然而現在卻演變成北市民政委員會到訪上海,就遭到調查局人員問話。

此外,秦慧珠也說,現在面臨「大惡罷」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就到北市國民黨部說今年7、8月可能會面臨到大罷免的投票,屆時緊接著有可能面臨到補選,「這時間點也正巧落在過往雙城論壇舉辦的時間點,今年雙城又是在上海舉辦,因此不太可能做這樣安排。」

不過,秦慧珠也說,去年的雙城就是延期到12月舉辦,雖然現在還沒有討論出時間,但是國內和兩岸情勢複雜,時間點還要在拿捏,「但是蔣萬安在這件事情上不宜、也不會中斷,中斷問題更大,難道要兩岸老死不相往來?而且賴17條也非法令,人民為什麼不能交流。」

民進黨北市議員簡舒培說,本來就不贊成要舉辦雙城論壇,現在中國大陸軍演直接將台北市101、漢口街景當作目標。民進黨北市議員洪健益也說,從頭到尾就是不建議舉辦,當初議會也下了共機共艦擾台等附帶決議,但還是有人失心瘋去向中國大陸朝聖。

洪健益說,不管是現在的中共軍演,就連雙城的MOU每項也幾乎沒有達成,如今中央要以所謂國與國之間交流,地方卻甘願當小弟,這筆舉辦雙城論壇的預算本就該被刪除。

民眾黨北市議員陳宥丞說,越緊張,越要對話。兩岸緊張氛圍,更應該思考唯一官方的交流空間,能否在秉持對等平等的立場,與對岸多點實質互動和跨黨派交流。

陳宥丞說,蔣萬安能在議會殿堂與民進黨籍議員為了意識形態存槍舌戰,也應該在雙城論壇舉辦時,對中方展現相同的對等尊嚴立場和態度。因此建議積極促成邀請跨黨派議員共同參加,並且有實質意義的交流成果,不要讓雙城論壇成為政治提款機或是個人走秀舞台。

北市 議員 雙城論壇

延伸閱讀

綠酸朱立倫給蔣萬安難看 蔣:民眾關切標準是否一致

鏡民調/關稅衝擊 賴、卓不滿意度雙雙攀高5.2個百分點

國民黨號召聚集新北檢 晚間湧群眾怒喊:綠色恐怖、賴清德下台

【重磅快評】從台灣國到脫中入美 賴政府不演了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冷眼集/預算案 政院拒融冰 其心可議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凍,行政院雖喊出總預算審查報告送來,就速送出解凍報告,卻又卡住部會報告,儘管行政院矢口否認,...

不是自己人嗎?柯建銘探視陳菊吃閉門羹 他曝兩人積怨難解

監察院長陳菊因治療腦血管阻塞在高醫住院、復健中,除了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蕭美琴前往探病,日前赴日「大休息」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回國後也前往探望,卻吃了閉門羹,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羅旺哲指出,柯建銘與陳菊兩人之間,其實早有心結、積怨已深。

監委查蝦皮涉中資 遭質疑擴權

監察委員賴振昌、賴鼎銘日前表示,國人慣用的蝦皮購物平台疑具中資背景,影響我國資安及經濟主權,將申請自動調查。前監察委員仉...

劉世芳諷「當中國鬼」 白營轟下台

執政黨近日從內政部長劉世芳到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都引爆發言爭議。劉世芳嗆民眾黨「吃台灣米,當中國鬼」,民眾黨立委...

再喊話倒閣 蔣萬安嗆:檢察官為何不搜吳釗燮辦公室?

國民黨台北市長蔣萬安晚間赴北檢聲援「戰獨裁」活動,並喊出倒閣;蔣萬安上午參加北投區里長座談受訪,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黨部被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