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最成功的100天?川普執政演說喊「不再中國優先」:美國現在被所有國家尊重

當代藝術聖地!英國泰特美術館為何屹立不搖

朱立倫「罷免賴清德」 媒體人指不可能任務、有望達到2目的

【重磅快評】從台灣國到脫中入美 賴政府不演了

民進黨中常會日前邀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進行專題報告,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對吳所提「脫中入北」的新趨勢大表贊同。圖/民進黨提供
民進黨中常會日前邀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進行專題報告,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對吳所提「脫中入北」的新趨勢大表贊同。圖/民進黨提供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美國總統川普推翻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美中關稅對壘,地緣政治升溫。亂石崩雲,驚濤裂兩岸;從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到脫中入美,龐大的內外政治工程全面開展,賴政府幾乎已經不再掩飾台獨的意圖與行動!

賴政府閣員為大罷免助勢下鄉宣講,內政部長劉世芳原本說「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後來嗨到高喊「讓賴清德來做我們台灣國的主人」。台北市長蔣萬安請行政院長卓榮泰評論,但卓榮泰對「賴主人」敢有什麼評論?先前他還滿口感謝劉世芳帶領內政部驅離討論武統的陸配!

教育部長鄭英耀則在立法院表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無庸置疑;教育部希望加強中小學生對國家的認同,今年暑假前將編寫完成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歷史、公民、社會科老師都要參加研習,給學生正確的史觀和資訊。此外,教育部對教育人員的國家認同也會有更積極、明確的規範。

最近民進黨共諜案連環爆,匪諜就在賴清德總統身邊。從總統府、外交部、立法院到民進黨部,共諜直取國安核心。賴清德憤怒出手,宣布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祭出「賴十七條」,瞄準的卻是全國軍公教警陸配和民間往來!除分別進行忠誠考核和戶籍清查,還推動大罷免全面清洗藍白立委。

賴清德上任前說他要做的三件事,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正在逐步推展落實。劉世芳為國家重建鳴鑼開道,鄭英耀也為洗滌人心趕工洗腦,賴清德更對社會改造親自出馬。在這些偉大政治工程面前,整天嘟嚷碎念「大罷免大成功」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真的只配當側翼。

連外媒都看穿了賴清德宣布「賴十七條」的動機與時機。《華盛頓郵報》說,賴清德是在向川普政府對中鷹派人士喊話,爭取支持;《紐約時報》更直指,賴清德刻意選擇川習會前中國不願節外生枝的時候,北京對台報復的意圖將受到限制。

但外媒還是小看了賴清德在美中關係裡取巧冒險的意圖與布局。美中醞釀峰會的緩和時刻,「賴十七條」突然出手,共軍只以「海峽雷霆—2025A」簡單交代。美中關稅戰急劇升高,川習會破局,賴清德又迅速調整國家發展方向與布局,宣布「脫中入北」。

川普關稅戰開打,全球驚魂未定,賴清德找學者到民進黨中常會解題,得到「脫中入北」的答案。賴清德大表贊同,卓榮泰立即跟進鼓吹。名為「脫中入北」,實則「脫中入美」;賴清德因應關稅戰的五大對策,全部作為「脫中」的保證與「入美」的門票。

賴清德把握國際政經秩序重組與地緣政治重構的契機,決心放手一搏,對內加緊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人心的政治工程,對外加快「脫中入美」的政經布局。但前路凶險難測,賴清德忙著刪掉「要台灣人吃苦當吃補」的致詞影片,大家恐怕要有「人民吃苦、賴清德吃補」的準備。

劉世芳 台灣 台獨 民進黨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劉世芳提一邊一國遭告發 卓榮泰:兩岸互不隸屬

【重磅快評】閣員消滅中華民國 卓揆拿什麼戰蔣萬安?

關稅戰嚴防大陸商品洗產地 卓榮泰:台灣不能成為破口

綠色恐怖不能嘴上抗議 趙少康建議朱立倫到法務部靜坐

相關新聞

民調/綠好感度呈死亡交叉 7成民眾認為政治介入媒體

美麗島4月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執政不滿意度首度超車,與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對民進黨反感的程度亦超越好感度,更有70....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賴清德總統就職將滿一周年,藍白陣營近期狂打「反綠共,戰獨裁」,國民黨更號召群眾罷免賴總統。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

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 卓揆盼立院支持4100億特別預算

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拍板規模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時再次說明...

美智庫調查 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廿五日刊登題為「川普如何影響台灣與南韓大眾之對美國態度」評論,比對去年七月和今年二至四月的調查結果...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柯文哲京華城圖利案 2共犯認罪或不認罪都延長限境8個月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2名共犯即台北市都委會前執行秘書邵琇珮、都市發展局前局長黃景茂限制出境將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