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立光遭搜索源自「冤家變親家」 先進光和解傳內線交易

厄瓜多規模6.3強震!商家招牌被震垮 建築二樓整堵牆掉街上

腦部動脈腫瘤變大!許藍方自曝近況 簽下遺囑送醫「緊急動刀」

外交部:今年CPTPP推案訴求成長繁榮凌駕地緣政治

澳洲為今年「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輪值主席國,外交部今天表示,今年推案以「成長與繁榮凌駕地緣政治:CPTPP有台灣更強大」為基調,強調CPTPP並不是政治議題,希望透過拓展經貿及產業合作擴大訴求聲量。

中國在2021年9月16日提出申請加入CPTPP,台灣於同年9月22日遞件。政治新聞Politico.eu 2024年底報導,3年多來,台灣與中國的加入程序因政治因素未被啟動。

外交部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際合作及經濟事務司司長連玉蘋表示,外交部持續透過多元管道持續爭取會員國支持,今年推案以「成長與繁榮凌駕地緣政治:CPTPP有台灣更強大」(Growth and prosperityover geopolitics: the CPTPP is stronger with Taiwan)為基調,透過駐處在會員國辦理研討會等相關活動,加強推播(#TWpowerCPTPP、#CPTPPTaiwanReady)訊息,加入CPTPP並不是政治議題,希望透過拓展經貿及產業合作擴大訴求聲量。

連玉蘋指出,將持續透過駐處加強會員國首府的遊說工作,若有必要,也將研議派團進洽,透過高層面對面溝通能更有效地傳達台灣入會決心。

連玉蘋說,將持續透過產業合作強化與會員國的經貿實質關係,如去年組團分赴馬來西亞、墨西哥及智利研商半導體、供應鏈及氫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今年將研議籌組相關產業團赴會員國強化產業實質交流。並透過世界台商會及於會員國的分會網絡,強化與駐在國工商協會的鏈結,協助爭取會員國草根力量的支持。

此外,針對今年輪值主席國澳洲,連玉蘋表示,外交部透過駐澳館處委請知名節目「機場經濟學家」(The Airport Economist) 製播「台灣專輯」,藉由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及台灣產業領袖的現身說法,展現台灣的經貿實力及優勢,該專輯於3月27日在澳洲新南威爾斯州(NSW)議會發布,彰顯CPTPP有台灣更強大。

連玉蘋提及,另透過外貿協會率太陽能與儲能產業具代表性的12家台灣業者,於3月26日至27日赴澳洲布里斯本參加「Solar & Storage Live」展覽,透過設立「台灣館」展現在再生能源領域的創新科技及研發成果,並強化台灣與澳洲在該領域的合作。

連玉蘋說,外交部委託國經協會組團將於今年6月起分赴澳洲、日本、英國等CPTPP重量級會員國進行交流,強化對前述國家的爭取工作。

連玉蘋強調,外交部將偕同相關單位持續透過多元管道,向國際社會傳達台灣有能力為CPTPP區域榮景做出貢獻,且有意願與CPTPP會員國合作共促全球共榮互利的未來,接納台灣加入有助體現CPTPP是捍衛自由貿易的標竿,以凝聚會員國支持台灣入會案的共識,儘早通過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

CPTPP 外交部 澳洲 經貿

延伸閱讀

卓揆盼英國持續協助我加入CPTPP 共同守護國際經貿秩序

華府智庫專家:美關稅重拳促北京重燃入CPTPP興趣

英國接管陸資背景鋼鐵企業?陸外交部:希望英政府公平對待在英陸資企業

柬埔寨將涉詐台人遣送中國 外交部交涉未果嚴正抗議

相關新聞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冷眼集/預算案 政院拒融冰 其心可議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大幅刪凍,行政院雖喊出總預算審查報告送來,就速送出解凍報告,卻又卡住部會報告,儘管行政院矢口否認,...

不是自己人嗎?柯建銘探視陳菊吃閉門羹 他曝兩人積怨難解

監察院長陳菊因治療腦血管阻塞在高醫住院、復健中,除了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蕭美琴前往探病,日前赴日「大休息」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回國後也前往探望,卻吃了閉門羹,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羅旺哲指出,柯建銘與陳菊兩人之間,其實早有心結、積怨已深。

監委查蝦皮涉中資 遭質疑擴權

監察委員賴振昌、賴鼎銘日前表示,國人慣用的蝦皮購物平台疑具中資背景,影響我國資安及經濟主權,將申請自動調查。前監察委員仉...

劉世芳諷「當中國鬼」 白營轟下台

執政黨近日從內政部長劉世芳到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都引爆發言爭議。劉世芳嗆民眾黨「吃台灣米,當中國鬼」,民眾黨立委...

再喊話倒閣 蔣萬安嗆:檢察官為何不搜吳釗燮辦公室?

國民黨台北市長蔣萬安晚間赴北檢聲援「戰獨裁」活動,並喊出倒閣;蔣萬安上午參加北投區里長座談受訪,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黨部被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