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推人工智慧基本法 葛如鈞:不立台灣如在AI浪潮中裸奔

國民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明天將與交通委員會舉行制定「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聯席公聽會,葛如鈞表示,台灣雖為AI硬體輸出大國,但若無法建立相關的AI制度,就像民眾被迫「赤裸奔馳於AI浪潮中」,可能撞見魚群(機會)卻沒有工具捕撈,也可能遇見大白鯊而無法保護自己。
人工智慧基本法列為國民黨本會期優先法案,葛如鈞明天舉行公聽會,啟動修法程序。葛如鈞表示,早在2019年,時任國民黨立委許毓仁曾提出AI基本法草案,可惜當時未能審議通過。時間來到2024年,生成式AI迅速擴展國際討論,國民黨再次主動提案,展現超前部署的企圖心。
葛如鈞說,當全球如歐盟、美國、南韓與日本紛紛建立AI相關法規時,台灣卻沒有任何上位法規範,這不僅影響對外合作與信任,亦可能造成應用亂象、國內產業發展失序等問題。
葛如鈞指出,台灣目前雖為AI硬體輸出大國,但若無法建立相關的AI制度,就像民眾被迫「赤裸奔馳於AI浪潮中」,可能撞見魚群(機會)卻沒有工具捕撈,也可能遇見大白鯊而無法保護自己。AI不能被意識形態綁架,更不該成為政治角力的工具,否則只會讓台灣落後世界、錯失AI產業升級的契機。
葛如鈞強調,本次人工智慧基本法立法並非單純防範風險,更強調促進發展、接軌國際、落實數位平權,確保台灣在AI世代不缺席。
葛如鈞指出,他辦公室與國民黨智庫合作提出的草案版本,明確展現四大重點,一、發展導向,不再「只防不推」;二、國際接軌,建立風險分級機制;三、資料開放,強化主權與繁中語料訓練;四、落實數位平權,照顧弱勢與區域差距。
人工智慧法律國際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張麗卿表示,基金會自2021年起便集結12位AI法律專家及多位顧問,歷經兩年研究,於2023年3月首度提出台灣第一部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該草案於2024年3月由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洪孟楷、葛如鈞三位立委與基金會共同召開記者會正式送交立法院。其後多位立委亦陸續推出版本,顯示台灣社會對建立AI法治架構已形成廣泛共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