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神農商圈大停電、新月廣場瞬間陷入黑暗 客人受驚嚇

伊朗被美國轟炸,「抵抗軸心」是否有能力反擊?

才被爆食安又惹議!周氏蝦捲「消費送一份蝦捲」被網酸 粉專小編回應了

防剴剴案修法嚴管收出養媒合機構 最快6月上路

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本報資料照片

待出養童剴剴遭收出養媒合機構安排的保母虐死,引發社會關注。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許可及管理辦法」修正草案,要求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政府評估,收出養媒合機構排除文教基金會,且要求從事收出養社工,必須接受在職訓練,強化兒虐辨識敏感度。草案預告60日,截至昨日期滿。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待完成法規作業,該辦法預計最快6月初上路。

依現行規定,財團法人文教事業基金會可辦理收出養服務,剴剴案發生當時,負責案件的兒福聯盟文文教基金會,後續已改名除去文教二字,並納入衛福部管理。考量收出養專業性,前述辦法修正後,明文禁止文教基金會從事收出養媒合業務。

收出養媒合機構,過去可接受收出養申請,並進行媒合。剴剴案過後,兒少權法修正,收出養必要性改由地方縣市主管評估,辦法配合修正內容,要求收出養媒合機構僅能接受收養申請,若接獲出養需求,應轉知地方政府評估。

為強化收出養督導機制,機構提出的業務計畫中,必須明訂在內外督導機制,且收養人適任性評估應組成審查小組認定,且委員須有縣市政府代表,審查結果應通知收養人。此外,為杜絕剴剴案類似事件發生,提升社工兒虐敏感度,辦法規定社工人員滿年應至少接受20小時收出養服務在職訓練,其內容強調兒童發展、兒虐辨識及敏感度訓練,這部分訓練至少6小時。

此外,為強化收出養品質,辦法規定,出養童至收養家庭試行生活的「試養」期間,收出養媒合機構應定期訪視,並在業務報告中明訂,如何評估出養童適應情況。此外,媒合機構可依辦法授權,向收養人戶籍地縣市政府等,查詢收養人犯罪、行政裁罰紀錄。

張美美表示,草案預告前,衛福部已與地方政府、媒合機構及民間團體妥善溝通,預告期間僅收到2則民眾意見,內容均無提出建議,僅是對修法表達感謝,並支持兒權政策發展,目前預告期滿,預計4月底將由署內法規會酌修法規文字,5月底送至衛福部法規會審議,因該辦法屬授權子法性質,經衛福部層級核可即可,預計6月初就能上路。

衛福部 收養 收出養

延伸閱讀

新北汐止環保志工在職訓練 加強登革熱、防災宣導

衛福部修托嬰中心契約 童健康不佳家長須配合接回

托嬰定型化契約預告修正 家長提供藥單避免餵藥案重演

嚴防兒虐 衛福部:兒托專法子法擬採保母違規記點制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