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美豬標識產地被質疑 鄭正鈐:政府應挺直腰桿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昨天公布的「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指出,台灣要求美豬落實原產地標籤,以及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MRL),是在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存在食安風險。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表示,產地與食安標示制度是消費者的基本知情權,不是貿易障礙,政府應挺直腰桿,捍衛這條食安防線。
鄭正鈐指出,台灣針對進口牛肉與豬肉的管理規定,均依據國內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對所有進口來源一體適用、平等對待,並未針對美國另設標準,所謂「歧視美豬」的說法並不成立。
他指出,我國針對豬肉原產地與萊克多巴胺殘留標示的規範,是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與國際食品法典(Codex)標準所設計,並經過風險評估與程序公告,制度合理、程序合法,與所謂「技術性貿易障礙」全無關聯。
對於美方質疑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可能會影響美豬在台灣的形象與銷售,鄭正鈐說,殘留標示是資訊揭露,不是風險預告,更不是針對特定國家,消費者有權知道食品內容物與可能風險,這是最基本的透明原則,怎麼會變成貿易問題?
鄭正鈐呼籲行政院應在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21世紀貿易倡議」等雙邊機制中,堅守國內政策底線,說明台灣的食安制度是基於民意支持與科學依據所建立,不僅符合法治原則,也符合國際規範。
鄭正鈐表示,民眾有知的權利,政府有守的責任,這項標示制度不只是行政規範,更是維繫台灣食安與資訊透明的核心機制,這條防線,退不得,也吞不得,唯有政府堅守立場、捍衛制度,才能真正維護國人健康、保障消費者選擇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