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醫院鷹架倒塌傳1人失聯 警消緊急搜索管制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賴總統祭「拒統17條」對中國大陸強硬 紐時分析出手時機

賴清德總統近日宣布恢復軍法審判等17項反制中國大陸顛覆活動的強硬措施。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賴清德總統近日宣布恢復軍法審判等17項反制中國大陸顛覆活動的強硬措施。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曾原信攝影

紐約時報」報導,賴清德總統近日宣布恢復軍法審判等17項反制中國顛覆活動的強硬措施,引發在野黨及北京激烈反彈;但他選在此時出手,與美中貿易戰及民意有關。

賴總統13日召開主題為「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的高層國安會議後,宣布在5方面採取共17項策略,包括落實各級公職人員赴中國交流的揭露制度、嚴格限制具統戰背景中國人士來台及禁止中國人士來台進行統戰性質活動等。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中國隨後發動反制,派出大量軍機與艦艇接近台灣,還稱賴清德正在「玩火」並提出警告。台灣內部的反對派人士則指責賴總統危險挑釁中國,在野黨並可能採取更多措施來反制他的政策。

「紐約時報」表示,賴清德正在打賭自己現在能對中國的滲透採取更強硬立場,且他的支持者也認為他非如此不可。根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塞克斯(DavidSacks)的說法,這與中國正面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斷升級貿易戰有關。

塞克斯認為,賴清德似乎已得出結論,認為北京現在一心想與川普談判貿易問題,因此對台灣的反制行動將有所克制。他受訪時說,賴清德很可能想,如果要對中國採取如此強硬行動,應該在北京「不希望出現什麼事情使得與美國的談判複雜化的時候」出手。

賴總統在發布關於「紐約時報」中文版稱為「拒統17條」的措施談話後,迅速受到中國官員譴責,尤其針對他使用「境外敵對勢力」一詞。

主張與北京對話及建立聯繫的國民黨也指責賴清德煽動緊張情勢。國民黨政治人物表示,他們將抵制至少其中一些賴清德提出的施政措施。

朝野緊張加劇可能阻礙賴清德的計畫進展,尤其是最重要的提高國防支出,這也是為了安撫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賴總統2月承諾要動用特別預算將國防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以上,但須獲得目前由藍白占多數的立法院通過。

塞克斯猜測,賴清德或許認為,在野黨雖然對他強烈不滿,最後仍會支持提高國防預算,以免「以他們不希望的方式受到華府關注」。

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中國與台灣問題專家何瑞恩(Ryan Hass)則表示,賴清德的部分用意在加強與台灣在野黨的對比,「這是為了重新掌握話語權,讓反對他政策的人處於劣勢」。

報導指出,由於民進黨在立法院未能掌握過半席位,導致賴清德政府的提案往往受阻。民進黨目前正在支持民間發起的罷免國民黨立委行動,同時國民黨也支持對執政黨立委發動的罷免。

北京 紐約時報 賴清德

延伸閱讀

賴總統大法官提名 學者認欠創新思維

賴清德領軍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將登場 推演複合式災難情景

預言檢方將約談各藍委 羅智強還爆綠「殲滅在野計畫」

蔡蘇爬山曝警訊?前扁辦主任指賴清德有三座高山要過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國民黨大陸部前主任挺反分裂法 邱垂正:回台會約談

台灣人士、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日表示,等黃回到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