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獻金案監院裁罰柯文哲 陳智菡:棒打在野的政治打手

監院昨針對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去年競選總統時政治獻金的查核報告,認為柯文哲募款演唱會及競選小物收入故意匿未申報,因而做出裁罰。時任柯文哲競辦副總幹事陳智菡表示,監院擴權裁罰,將政治人物的「非政治獻金」視同政治獻金,若不以同標準查「賴桑小舖」、「小英商號」,就「棒打在野黨、護航執政黨」的政治打手。
監院認為,柯文哲包括募款演唱會售票及透過木可公司販售競選小物故意匿未申報,裁處罰鍰374萬元、沒入5579萬3888元。
陳智菡在臉書貼文表示,監察院可依法檢視、政治獻金有無核實申報,但不該擴權,將政治人物所有「非政治獻金」視同政治獻金,這是擴權裁罰、漠視相關法規、是以公權力戕害人民權益。
陳智菡表示,「柯文哲演唱會」與木可公司販售小物所得,均屬有相當對價之正當商業行為,依法納稅(娛樂稅、營業稅等),此非屬政治獻金之『捐贈收入』,監察院裁處沒入,根本於法不合,是重大違誤!
陳智菡表示,請問監察院是否要以相同標準查「賴桑小舖」、「小英商號」?若否,就是雙標,若否,監察院就不只是「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廢物院,而是「棒打在野黨、護航執政黨」的政治打手。
陳智菡表示,柯P政治獻金案因為會計師申報不實及錯漏而起,柯文哲是受害者,相關司法偵查可稽,而漏報的支出經查證比對,「皆有相關憑證且是用於選舉」。然而,善後小組多次向監察院申請補正,均未獲同意。
陳智菡表示,過程中,監察院更百般刁難,明知柯文哲主席與其他相關當事人遭羈押,查帳有困難,仍以延誤補正開罰,還發新聞稿撇清責任、惺惺作態。
陳智菡表示,「政治獻金案」司法仍在調查,監察院搶先羅織莫須有罪名,迎合上意,真可謂用心良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