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咳嗽救星?「無糖綠+半糖紅」偏方熱議 醫證實:有科學依據

不支持以武力改變台灣現狀 魯比歐:這是川普的政策

勞工有「隱藏版退休金」!無年齡上限多領6.6萬 資格條件曝光

進口蛋浪費5.2億 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被彈劾

2023年國內蛋荒嚴重,時任農業部畜牧司長張經緯(左)與農業部長陳吉仲(右)說明進口蛋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國內蛋荒嚴重,時任農業部畜牧司長張經緯(左)與農業部長陳吉仲(右)說明進口蛋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二○二三年國內蛋荒嚴重,農業部為此啟動雞蛋短期進口專案,卻爆出圖利爭議,更因進口量疏於掌控,導致超過五千萬顆進口蛋逾期,衍生出冷凍倉儲、銷毀費用近億元,若加計雞蛋採購費用,損失費用高達五點二億元。監察院昨為此公告彈劾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全案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至於其他相關人員違失責任,監察院表示,將視檢調偵辦結果,另案處理。農業部表示,尊重監察院依職權審理。

據了解,張經緯先前遭降調轉任生多所副所長,又轉調到畜試所東區分所長,農業部上月底調任張經緯為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副署長,派令已經發出,但後來遭農業部廢止。

不過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昨卻在臉書發文強調,要為當初執行雞蛋專案進口政策的農業部同仁、張經緯及畜產會同仁致敬和打抱不平。強調會導致進口雞蛋儲放至逾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當時政策遭受政治炒作、網軍攻擊,才會造成進口雞蛋被汙名化,使得消費者對進口雞蛋缺乏信心、買氣消減。

陳吉仲表示,以進口雞蛋過剩等理由來彈劾公務人員,而未考量到當時的時空背景,易使後續公務人員不敢再戮力執行產銷調節措施,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和農民。

監察院表示,由於國內缺蛋問題急迫,農業部於二○二三年三月陸續開放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土耳其、巴西等國雞蛋進口,然而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卻疏未掌握企業自行進口雞蛋之數量,肇致民間進口及畜產會進口數量遠超國內所需。

監察院表示,截至同年九月,政府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累計達五千萬餘顆,耗費冷凍倉儲及銷毀費用約九一三○萬元,若加計雞蛋原採購平均成本每顆七點六元,損失費用高達五億二九九七萬餘元。

監察院還提到,張經緯身為畜牧司前司長,實際職掌畜牧政策規畫、研擬及管理,包含雞蛋產業產銷相關方案之規畫、推動及監督,卻任由受補助辦理該計畫的畜產會與尚未設立登記的公司進行雞蛋採購作業,且怠未驗收進口雞蛋之數量及品質,事後僅以回填履約情形確認書,確認交貨數量,徒增政府財務風險及人民食安疑慮。

監察院表示,經審查委員討論並交換意見後,通過監察委員田秋堇、葉大華、蔡崇義所提彈劾案,並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農業部指出,監察院所提的進口雞蛋執行過程瑕疵,農業部積極改正,持續督導並責成畜產會檢討改進採購規範與流程,同時加強畜產會辦理採購相關人員的法紀訓練。

彈劾案 田秋堇 畜產會 監察院 農業部 陳吉仲 雞蛋

延伸閱讀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 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彈劾前畜牧司長張經緯 農業部:尊重監察院職權

未與詐團劃清界限 法官石育恩與檢察官吳亞芝遭彈劾

進口雞蛋案前畜牧司長遭彈劾 農業部:尊重監院審理

相關新聞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台灣民主指數連兩年下滑 有20%人甚至支持獨裁?

台灣自由度排名亞洲第二,民主指數也排名全球第十二,但民主指數的得分卻連兩年退步。

CSIS點名台灣 陸造船大客戶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報告指出,外國買家是中國大陸造船業主要客戶,台灣名列其中特別令人憂心;長榮...

我駐處遭南非更名 外交部抗議

南非外交部本月將官方網站的台北聯絡代表處(Taipei Liaison Office)更名為台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新北捷運環狀線震損案 監院糾正北市府

新北捷運環狀線在去年403花蓮強震中受損錯位,監委昨糾正負責監造的北市府,未盡督導及履約管理之責,並指施工單位中華工程未...

【重磅快評】沒有選擇核電機會?曾文生最沒資格喊冤

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昨天盛讚核能,並稱若讓核電幫忙,可以每年替台灣省下N千億元,在野陣營則質疑因執政黨廢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