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詹姆斯復出戰收黑!公牛外線大爆發 湖人主場慘輸31分

玉山2人墜谷遭雪埋找到了 無生命跡象…驚險搜救畫面曝

穿不適合鞋子也上榜 資深健身教練指一般人肌力訓練常犯7錯誤

在野黨擬修法核電延役 廢核團體籲優先修核安3法

廢核團體今天表示,福島核災滿14週年,國內在野黨卻擬修法讓核電延役,完全忽略核電廠老舊以及斷層事證下的安全評估等問題。圖為去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及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前舉辦「反對核電延役,拒絕草率修法」晚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廢核團體今天表示,福島核災滿14週年,國內在野黨卻擬修法讓核電延役,完全忽略核電廠老舊以及斷層事證下的安全評估等問題。圖為去年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及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前舉辦「反對核電延役,拒絕草率修法」晚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廢核團體今天表示,福島核災滿14週年,國內在野黨卻擬修法核電延役,完全忽略核電廠老舊以及斷層事證下的安全評估等問題;呼籲應優先推動核安3法修正。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天舉辦「福島核災14周年 要核電不顧核安?」記者會。

立法院本會期在野黨宣示推動「環境基本法」、「氣候變遷因應法」把非核家園政策改為非碳家園,以及修法讓核電廠使用年限從40年延長為60年。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指出,根據福島核災的經驗,核電廠半徑30公里內的居民應撤離,而台灣核三廠30公里內就有6萬人,質疑如果真的不幸發生核災,相應的準備措施都做好了嗎、民眾有辦法即時配合疏散嗎。

黃靖庭批評,在野黨提議修法讓核三延役20年,完全忽略核電廠老舊以及斷層事證下的安全評估等問題,卻將修法後的實質問題全部丟給行政部門;也特別點名預計將代表國民黨競選高雄市長的立委柯志恩,同意用這麼粗糙的方式放水核安嗎。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台灣應優先推動核安3法修正,包含「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法」緊急應變計劃的範圍不得小於30公里;「核子損害賠償法」擴大賠償範圍,將「健康損害」以及「所失經濟利益,環境損害或預防損害所必要之費用支出」納入賠償範圍,刪除每起事故賠償責任最高新台幣42億元的限制。

另外,蔡雅瀅說,「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應增加對「選址」的規範,採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她強調,核安3法修法與討論應優先於「核電延役」相關修法,才能讓社會大眾正確認識與理解核能風險。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現在修法只有政治口號、沒有實質討論。福島核災後,當地除污沒有顯著進展,按照目前福島核電廠燃料棒碎片清除作業,在去年11月首次進行了試驗性回收,回收量僅為0.7克,但碎片總量為880噸;計畫預計將花費8兆日元(約新台幣1.79兆元),幾乎不可能達成政府宣稱在2051年前清理完成的目標。

媒體提問,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表示,美國可以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無論是液化天然氣、再生能源或核能;是否核電也能做為台灣能源的選項。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資深專案經理黃品涵認為,台灣有56%是工業用電,這些用電的人應該也負起發電的責任;且AI和半導體要用的電是再生能源,不包括核電、天然氣,現在天然氣是橋接能源,但再生能源才是唯一、正確的選項。

修法 核電 福島核災

延伸閱讀

影/四接環評通過 環團與立委同聲抨擊「環評已死」

歷時近7年…四接今闖關通過 環團怒「台灣環評已死」:將提司法訴訟

環團質疑協和四接環評重大缺失 呼籲環境部退回

影/環團不滿四接環評 用抽籤決定發言又上限20人

相關新聞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立院將處理覆議案 林右昌盼朱立倫黃國昌懸崖勒馬

立法院11日起將處理總預算、財劃法修法覆議案。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今天說,明知機會渺茫,但民進黨還是期盼藍白兩黨能同意覆議...

蔣萬安南下彰化訪酪農餵小牛 王惠美陪喊「中央不做我們做」

「中央不做,我們來做」,中央「班班有鮮奶」政策喊停,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由彰化縣長王惠美陪同,參訪全台最大的酪農產區彰化縣...

陸配提「武統」居留許可遭廢 劉世芳:言論自由非藉口

陸配劉女在 TikTok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廢止劉女在台依親居留許可。內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