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治評論員李正皓驚傳遭歹徒噴辣椒水 已報案驗傷不排除預謀犯罪

拚優先法案 國民黨:77%民眾挺長照保險取代賦稅制

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再針對長照保險制舉行民調發布記者會,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立委柯志恩、李彥秀陳菁徽等人出席。圖/國政基金會提供
國民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天再針對長照保險制舉行民調發布記者會,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立委柯志恩、李彥秀陳菁徽等人出席。圖/國政基金會提供

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推動長照保險制再度引發討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將長照保險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國民黨智庫今公布民調指出,高達77.3%民眾支持將長照賦稅制改保險制。根據國民黨草案版本,長照保險開辦初期費率為1.19%,約為健保的4分之1,最低每人每月負擔約為100元起。

全台掀起大罷免潮,國民黨新會期聚焦民生議題,繼日前公布能源政策民調後,今天再針對長照保險制舉行民調發布記者會。

我國65歲以上長者已超過468萬人,預計今年4、5月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國政基金會董事長、黨主席朱立倫表示,長照問題已討論幾10年了。10年前,國民黨與民進黨為長照2.0展開辯論,他在當時表示,日本已經放棄長照預算制,改為保險制,結果很快地,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已走向長照保險制。

朱立倫說,日韓陸續推動長照保險,眼看長照2.0明年要到期了,民進黨要推長照3.0,還要繼續走預算制,由政府撥補相關預算來做長照。他要很感嘆地說,政府只是把遺贈稅、菸捐等不穩定的稅收,再加上政府提撥的一點錢做長照。但需要長照的人口愈來愈多,需求這麼高、預算這麼少,能做的非常有限。

朱立倫說,每個家庭只要碰到長輩需要的時候,每月要負擔的錢至少三四萬元以上,至少要花幾百萬元,而長輩又不願意讓子女負擔,所以長照悲歌不斷在各地發生。國民黨在本會期推出長照保險修法,不僅是宣示,法案也已透過智庫完成,他相信是非常具體可行,也能讓長照保險制可長可久。

智庫執行長、立委柯志恩指出,民調結果顯示,有77.3%民眾支持制訂「長照保險法」,將現有的賦稅制改為保險制,以籌措足夠的長照財源,僅14.8%不支持。該份民調委託十方民調以市話調查方式進行,調查時間為2月10日至2月12日,有效樣本數為1069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7%。

柯志恩說明,長照保險開辦初期費率為1.19%,約為全民健保5.17%的4分之1,舉例月薪6萬元者,每人每月負擔僅約200元,遠低於「家總」民調中「每人每月願意增加922元」,是民眾可負擔的長照保險。再者,目前長照基金規模已達數百億元,未來實施長照保險後,政府的財政負擔也不會有過大的增加,是長照保險最佳的推動時機。

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說明,長照保險提供服務包括身體照顧、如廁沐浴、環境清潔、安全看視、復健訓練、輔具服務、無障礙改造、交通接通、喘息服務、照護諮詢與訓練以及照顧者的現金給付等。

長照 民調 保險

延伸閱讀

影/超過七成民眾支持 國民黨提民調籲通過長照保險法

罷免陳玉珍連署失敗 朱立倫:綠營在外島難抄名單

總預算槓上!朱立倫嗆民進黨:2.9兆不夠就講 別演別裝

新加坡六度還稅於民 朱立倫:賴政府只知搞政爭和鬥爭

相關新聞

明年租補分攤 台中21.7億金額第一、北市自籌率四成最高

內政部日前以財劃法修正後地方自有財源增加為由,發函地方政府要求各縣市自籌一定比例的租金補貼經費,再度引發反彈。本報掌握,...

地方負擔租金補貼?盧秀燕難以答應:已經被刪32億了

內政部日前發函各縣市政府,明年起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經費將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台中市必須負擔30%,與新北市並列...

民調/賴清德聲望回升至近五成 但不贊同度也走高

台灣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民調指出,賴清德總統總統聲望為,四成九民眾贊同賴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四成六不贊同。台灣...

獨/監察院長陳菊住院近半年 賴清德「私人行程」探視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請假迄今已近半年,近來陳菊因請假是否支薪一事引發外界關注;賴清德總統今天上午南下高雄鳳山參加台灣基督長老...

廢監院修憲有兩大難關 朝野共挺的18歲公民權就功敗垂成

民眾黨在立院提出廢監院修憲案,不過,根據修憲法定流程,修憲案就算在立院順利推動,最後一步公民複決門檻超高,票數要達到選舉...

未來「補假不補班」!人事總處刪規定 不再補班湊連假

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已出爐,行政院人事總處也公布,基於國人已習慣週休二日作息,因此在「政府機關配合紀念日與節日補假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