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專訪 駐瑞典代表:台灣被排除像世界拼圖少一塊

我駐瑞士代表谷瑞生(左)去年底拜會斯德哥爾摩副市長 Jan Jönsson。圖片取自駐瑞典台北代表團。 張文馨
我駐瑞士代表谷瑞生(左)去年底拜會斯德哥爾摩副市長 Jan Jönsson。圖片取自駐瑞典台北代表團。 張文馨

瑞典代表谷瑞生11日接受瑞典「尼瑞克日報」(NerikesAllehanda)專訪,表示台灣被重要國際組織排除在外,就像世界拼圖中缺少的一塊。

駐瑞典代表谷瑞生赴瑞典中部奧勒布羅市(Orebro)接受當地媒體「尼瑞克日報」專訪,報導在15日以「台灣大使谷瑞生:台灣像世界拼圖中缺少的一塊」(Taiwans ambassadör Klement Gu:“Taiwan ärsom en saknad bit i världspusslet”)為題刊登專訪。

專訪中解釋,谷瑞生擔任台灣駐瑞典大使2年,實際的頭銜為「代表」;瑞典與許多國家一樣,與北京而非台北建立外交關係,因此谷瑞生並無正式的大使頭銜,但扮演的角色是一樣的。

谷瑞生於專訪中表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持續緊張,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台灣排除在聯合國之外,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台灣因此完全遭排除在外,無法參加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聯合國任何活動或會議,台灣無法與這些國際組織分享新型病毒或關於犯罪者的資訊。谷瑞生指出,「倘若台灣發現一種新病毒而不能通知世衛組織,這對台灣及整個世界都很危險,台灣就像世界拼圖中缺少的一塊」。

谷瑞生在專訪中說明台瑞典關係現況、台灣在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以及來自中國的威脅始終存在。另引用去年底瑞典政府提出並獲國會通過的「全面防禦法案」所言「中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將對區域與全球安全及經濟帶來深遠影響。若中國占領台灣,中國將獲得戰略優勢,包括進入更深的太平洋入口」。

谷瑞生表示,2024年瑞典國會提出22項友台動議,例如有關國際參與友台動議,台灣獲得瑞典大力支持,希望這股支持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

谷瑞生指出,台瑞共享價值及利益,「瑞典是民主、自由、人權理念相近國家,兩國有良好合作傳統,瑞典以多種不同方式支持台灣,因此我們盼理念相近國家間的雙贏局面可以持續」。

谷瑞生在專訪中多次強調全球共同合作重要性,這是國際社會面臨挑戰的正確道路。如何改善生活不只關係到1至2個國家,而是關係到整個世界。各國必須在全球架構下攜手應對共同的威脅,不能以個人身分解決問題,需要團隊合作。

谷瑞生受訪時剛好是奧勒布羅市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後滿1週的日子。談到當天的追悼儀式,谷瑞生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活動,我們應該告知人們『如何才能團結並支持周遭的人』,早點發現處於黑暗的弱者,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谷瑞生也對「尼瑞克日報」表示,「當我在大學授課時,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你們的生命就像一盞燈,因為你們就是光,可以引領人們走出黑暗,從絕望走向希望」。

「尼瑞克日報」創立於1843年,依據最新一期瑞典年度媒體調查Orvesto指出,2024年5至8月「尼瑞克日報」每日紙本報紙及網站觸及約14萬人次。

瑞典 聯合國 關係

延伸閱讀

陸常駐聯合國代表:期待所有當事方參與俄烏和談進程

歐緊急峰會 英、瑞典表態…願派兵赴烏

I人太多?瑞典女孩赴日1個月好吃驚:日本人好像活在自己世界

史上最嚴重!瑞典校園槍擊案釀至少10死 槍手開槍自盡

相關新聞

國民黨大陸部前主任挺反分裂法 邱垂正:回台會約談

台灣人士、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日表示,等黃回到台灣...

黃國昌批民進黨「假消息、不民主」 呼籲人民站出來對抗執政黨濫權

民眾黨今天下午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要當家 全民問政宣講」首場活動,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領銜,黃痛批,民進黨不斷散播...

民眾黨「全民問政宣講」首站板橋登場 小草齊聚批執政黨

台灣民眾黨今下午在新北市板橋舉行「人民要當家 全民問政宣講」首場活動,由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領銜,立委張啟楷、陳昭...

陸配亞亞依親居留遭廢 移民署今強硬聲明:限期離境否則強制出境

陸配網紅劉振亞在抖音經營頻道「亞亞在台灣」,逾46萬人追蹤,日前遭檢舉影片鼓吹大陸武力統一言論,移民署約談調查,認定她言...

獨/國會去年大亂鬥 多名藍委收到檢方傳票

立法院去年底闖關3大法,朝野爆發肢體衝突,據了解,民進黨立委對多名國民黨立委提告傷害罪,有多名藍營立委收到檢方傳票。國民...

AIT:促進美台合作共享價值 曾贊助黑熊學院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質疑,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接受美國在台協會資助。美國在台協會今天表示,提供贊助給廣泛社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