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接班民眾黨主席 3大挑戰如何拆彈?2026成績單牽動全黨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勝選黨主席。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勝選黨主席。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勝選黨主席,放眼未來,除前黨主席柯文哲官司牽動未來全黨發展,緊接的2026的九合一大選布局,須與國民黨既競爭又合作,交出好成績才能穩住陣腳。此外,還有不分區立委兩年條款的棘手問題,都是艱鉅挑戰。

法律學者出身的黃國昌,任職中研院研究員期間常參與社會運動,於2012年「反媒體壟斷運動」與旺中集團對抗而聲名大噪,爾後太陽花學運催生台灣的公民運動,時代力量應運而生,黃國昌加入時力並在民進黨禮讓下於2016年進軍國會。

2020年後,黃國昌未續任立委,回歸民間成立吹哨者保護協會耕耘議題。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於2023年競選總統時邀請黃國昌入黨,並列入不分區名單,黃國昌2024年重返國會,成為歷經兩個第三勢力政黨的黨團總召。

柯文哲去年捲入京華城案遭羈押,並於1月1日請辭黨主席,黨內推舉立委黃國昌為代理黨主席,並安排黨主席補選。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與黃國昌都登記參選,兩人皆達黨員連署門檻,此為民眾黨創黨5年來首次非同額競選黨主席。

黃國昌是柯文哲在辭去黨主席前,就公開提出希望幫忙黨務的人選,獲得黨內主流勢力支持,順利當選早在各界意料之中。據了解,民眾黨部一級主管今天將先總辭,待19日黃國昌正式就任後將發布新的人事任命。

由於柯文哲過去一人政治分量獨大,民眾黨被視為「一人政黨」,外界原預測隨著京華城案與柯文哲請辭黨主席,可能導致柯粉與小草出走。不過,黨內觀察,民眾黨已度過柯文哲被羈押與司法案件的谷底,許多柯粉與黨員也支持黃國昌擔任黨主席,這次選舉也驗證並未發生出走潮。

民眾黨人士指出,黃國昌在代理黨主席期間,都以「盡量維持現狀」為原則,沒有對黨務有過多意見和指導,但在擁有黨員民意基礎後,預料黃國昌應該會比代理期間更名正言順提出主張與看法。

不過,黃國昌當選後,挑戰才剛開始。首先是黨務部分,接下來各縣市黨部主委任期屆滿,黃國昌雖在過年期間勤跑地方,但畢竟入黨後都在台北主打空戰,不熟悉地方人事,未來如何妥適布局黨部主委是首要任務。而黃國昌因身兼立院黨團總召,許多事務恐沒辦法事必躬親,得與中央黨部保持通暢溝通。

其次,緊接而來的2026地方大選是黃國昌任民眾黨主席後的首場戰役,能否交出滿意成績單又與民眾黨2028有所連動。

民眾黨人士提到,民眾黨目前在新竹市執政,黃國昌日前拋出6都成立縣市議會黨團、縣市長選舉不缺席,而以當前情勢,2026勢必要和國民黨競合連動,民眾黨如何在延續新竹市執政的前提下繼續攻城掠地,還需看黃國昌如何在藍白各自尋求擴大版圖中,找出最大空間。

另一難題,則是柯文哲曾對2024不分區立委設下兩年條款。黨內人士表示,目前8位立委都已逐漸熟悉國會運作,確實有不少支持者認為,再過1年就換立委恐不利民眾黨整體作戰表現,但若完全不執行,勢必減損民眾黨的社會誠信,黃國昌與黨內高層在未來1年,如何拆彈因應,考驗政治智慧。

柯文哲 民眾黨 黃國昌

延伸閱讀

黃國昌8903票當選民眾黨黨主席 蔡壁如獲360票洩落敗心聲

黃國昌囊括8903票當選民眾黨主席 朱立倫祝賀黨務順利

民眾黨新共主出爐!黃國昌8903票當選黨主席 蔡壁如僅獲360票落敗

圖卡諷刺黃國昌…民眾黨內醞釀送中評會調查 蔡壁如說話了

相關新聞

民調/綠好感度呈死亡交叉 7成民眾認為政治介入媒體

美麗島4月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執政不滿意度首度超車,與滿意度呈現死亡交叉,對民進黨反感的程度亦超越好感度,更有70....

民調/賴清德滿意度與不滿意度死亡交叉 信任度大跌8%

賴清德總統就職將滿一周年,藍白陣營近期狂打「反綠共,戰獨裁」,國民黨更號召群眾罷免賴總統。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

強化經濟及國土韌性 卓揆盼立院支持4100億特別預算

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拍板規模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赴立法院時再次說明...

美智庫調查 台對美信任度下滑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廿五日刊登題為「川普如何影響台灣與南韓大眾之對美國態度」評論,比對去年七月和今年二至四月的調查結果...

預算解凍報告 挨批「早就寫好,只是壓著不送」

網路前晚流傳一則訊息,內容是文化部主計處寄信提醒同仁,送出預算解凍報告時要「確認不會有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現在才送的字眼,...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