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拋520罷免賴總統 黃國昌表態了:很多台灣人心聲

烏若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等同叛國!專家揭恐陷2死結 烏官方說法洩玄機

梅雨鋒面來了?3波移動快速鋒面 賈新興:這段時間恐受影響

超徵稅普發現金 賴士葆:拚4月底完成法制化修法

財政部公布最新修正後的2024年全國稅收統計,去年全年超徵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還歲於民,普發現金1萬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天表示,本會期若擔任財委會召委的話,將盡速排審預算法修法,讓普發現金法治化,力拚4月底之前完成修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公布最新修正後的2024年全國稅收統計,去年全年超徵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還歲於民,普發現金1萬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天表示,本會期若擔任財委會召委的話,將盡速排審預算法修法,讓普發現金法治化,力拚4月底之前完成修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公布最新修正後的2024年全國稅收統計,去年全年超徵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還稅於民,普發現金1萬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天表示,本會期若如願擔任財委會召委,將盡速排審預算法修法,讓普發現金法治化,力拚4月底之前完成修法。

政府從2021年起連續四年超徵,去年更創下歷史新高達5283億元,國民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主張效仿先前還稅於民,普發現金1萬元,但由於目前並無普發現金的法源依據,過往需先由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別條例之後,行政部門才配合辦理,也因此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賴士葆均有提出增訂預算法第81條之1草案,將普發現金法治化。

賴士葆版本規定,法定歲入稅課收入全年實徵淨額達到當年度預算編列數120%時,除依第73條規定辦理外,應辦理普發現金;王鴻薇版本為法定賦稅收入實徵數大於預算數3000億元時,除依第73條規定辦理外,應優先辦理普發現金,還稅於民。

另外,國民黨立委林德福也提出增訂預算法第81條之1草案,若法定賦稅收入實徵數大於預算數時,應優先減少特別預算與中央政府總預算債務之舉借、擴大照顧經濟或社會弱勢者,以及挹注勞工保險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全民健康保險基金等。

賴士葆表示,普發現金沒有法源依據,過往政府在普發現金前,立法院要制定特別法,本會期若有機會擔任財委員召委的話,將盡快排審預算法修正草案,他的版本為實徵淨額達到當年度預算編列數120%時才要普發現金;至於發多少、怎麼發,由行政部門訂定細則決定。

談及修法時程,賴士葆指出,立法院2月25日開議,馬上進行行政院長的施政總質詢,所以若要讓民眾盡快領到現金,財委會要在3月初將法案送出委員會,中間有一個月的協商冷凍期,然後4月初待總質詢結束後,才能將法案送到院會三讀。

賴士葆說,立法院如期完成修法之後,行政部門還要時間制定相關細則、辦法,最快也要下半年才有機會普發現金,但民進黨若反對、杯葛的話,整體時程恐怕還要拖更長。

國民黨 普發現金 賴士葆

延伸閱讀

賴清德五院院長茶敘 賴士葆:要解紛爭要各退一步

賴清德稱五指併攏才有力量 賴士葆:當過兵都知道那是聽訓

高揚凱「藍轉綠」力挺罷賴士葆 昔戰友喊話:甘心淪為民進黨棋子?

路易莎捲大罷免戰爭 賴士葆:青鳥恐嚇像極紅衛兵

相關新聞

還稅於民? 藍推動「還錢於民」普發1萬元

財政部日前公布去年超徵稅收五二八三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宣布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

「還稅於民」修法 送出委員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初審攸關「還稅於民」的預算法第八十一條之一修正草案,國民黨籍召委賴士葆裁示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由於朝野...

藍委推 普發現金法制化

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普發現金一萬元。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天表示,本會期若能擔任立院財政委員會召委,...

「錢去了哪裡?」 藍質疑3年超徵1.3兆僅還債0.39兆

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普發全民一萬元,不過財政部認為應優先用於還債。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昨天攤開數據質疑,二○二一至二○二三...

國民黨推超收普發現金1萬 許宇甄:不讓綠友友腦滿腸肥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元,國民黨立院黨團宣布推動還錢於民,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稱優先償還債務,綠營方面則質疑將產生...

推長照3.0…超徵稅收 賴總統倡社會投資

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創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建議全民普發一萬元,並規劃修法,賦予普發現金法源。賴清德總統對於超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