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瘋狂關稅政策如何煉成?先認識他身邊的財經策士們

退休的0壓力悠閒生活反而老得快?專家揭老年仍健康長壽的關鍵

短評/誰說倒閣重選 國民黨一定輸?

基層警批賴清德羞辱 楊瓊聲力挺:別坐辦公室治國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警政署署務會報說重話,指每年詐欺案破獲僅百分之1,查扣不法所得占財損不到10分之1,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批賴羞辱全國警察詐欺防制的辛勞。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也發聲挺警察,籲賴總統別再「坐辦公室治國」,不僅錯怪了基層,更達不到打詐效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警政署署務會報說重話,指每年詐欺案破獲僅百分之1,查扣不法所得占財損不到10分之1,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批賴羞辱全國警察詐欺防制的辛勞。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也發聲挺警察,籲賴總統別再「坐辦公室治國」,不僅錯怪了基層,更達不到打詐效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警政署署務會報說重話,指每年詐欺案破獲僅百分之1,查扣不法所得占財損不到10分之1,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批賴羞辱全國警察詐欺防制的辛勞。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也發聲挺警察,籲賴總統別再「坐辦公室治國」,不僅錯怪了基層,更達不到打詐效果。

楊瓊瓔表示,賴總統對基層警察的打詐「訓勉」被批評是講幹話,並非沒有道理,因事實上在打詐的執行面,最辛苦的絕對是第一線的基層警察,且賴總統搞錯重點,更應該花心力整頓的司法機制、國外共打以及網路詐騙廣告監理,政府的進度落後很多,賴總統卻仍在公開場合「訓勉」警察給大眾看,難怪造成基層心寒,而搞錯重點也更坐實為何打詐成效不彰。

楊瓊瓔指出,現在詐騙被害人的損失金額,可能8成以上都落入國外機房手上,剩下一到兩成則在國內車手、控盤等,而警方去年查扣接近總受害金額一成,已經很難說警方不努力。

楊瓊瓔續指,詐團機房都設在境外,缺乏共打機制與外交處境差的狀況下,要警察如何有效掃蕩國外機房?這不是總統「訓」警察就能解決的,更何況警員人數連年減少、額外業務又增加,賴清德總統有用同樣標準要求數位部、司法體系以及聯外等機關部會嗎?

楊瓊瓔強調,警察執行打詐專案時,院檢如何協助?對於臉書、Google等國外網路廣告巨頭,到底能不能要求它們對詐騙廣告主實質有效監理?

楊瓊瓔提到,這會期她問政時,曾支持法務部114年度編列經費進用250位檢察官助理,強化打詐司法量能,但也重點質詢,在「打詐四法」修法提高刑責後,對於詐團應依法重判,不應再出現判決太輕,輕放詐騙犯,讓人認為詐騙案法律威嚇性不夠等情況,政府更應該改進這些措施,而非為難基層。

楊瓊瓔呼籲,無論賴清德總統說的破案率到底是1%還是10%以下,似乎都和六都每月匯報的破案率數字不同,可能是計算公式不同,但也要請賴總統了解實情、統一標準,說明清楚政府目前認知的打詐情形及需改進之處,別再「坐辦公室治國」,不僅錯怪了基層、更達不到打詐效果。

打詐 楊瓊瓔 警察

延伸閱讀

賴清德憂國家成無油車 許宇甄:不會開車就換人開

賴清德:總預算審議亂象 讓國家成為無油可動的車

台中梧棲漁港冷鏈工程經費缺逾6千萬 立委爭取中央補助

賴清德回應大罷免:勿讓公民運動被貼政黨對抗標籤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京華城案涉貪延押 柯文哲等3人抗告遭高院駁回

台北地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人涉貪案,3月28日裁定柯、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前柯辦主任李文宗自4月...

傳柯文哲水腎明動手術 民眾黨指北所沒說清狀況:儘速核准自費延醫

媒體報導,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今天第三度戒護就醫,預計明天進行手術。民眾黨說,透過北所新聞稿無從得知柯文哲實際身體狀況與就...

綠新北造勢引發藍綠互槓 江怡臻批卓榮泰造謠 質疑蘇巧慧默不作聲

民進黨昨在新北市板橋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壓軸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大談中央臂助新北建設,但財劃法修法後,地方拿走中央3...

柯文哲身體不適!北所證實今晚戒護送醫 小草開心歡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下午赴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要幫柯文哲申請自費醫生,怒批「難道要把柯P關到死嗎?」看守所對面也聚集多位...

國民黨大陸部前主任挺反分裂法 邱垂正:回台會約談

台灣人士、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公開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日表示,等黃回到台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